深圳社保 “缓返降补”四字锦囊助企纾困

2022-08-18 17:32

图片1.png

深圳市社保局惠企纾困政策宣传会。受访单位供图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老百姓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稳住就业,就稳住了信心。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只有企业稳,就业、经济才能稳。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影响,深圳经济运行遇到了较大挑战,稳增长、保民生成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深圳市社保局高度重视助企纾困政策落实,通过社保“缓、返、降、补”组合政策为企业持续“加氧”,用“缓一缓”换来企业更大的成长空间,生动实践着社会保障在经济运行中的减震器作用,为城市经济稳步发展贡献社保力量。

截至2022年6月,为深圳参保单位减负失业保险费及工伤保险费12.63亿元,为15.97万家参保企业缓缴社保费43.94亿元。截至2022年7月底,发放2022年稳岗返还资金21.68亿元,惠及企业80.07万家;截至目前,已对2022年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免申请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资金共计49.78亿元,惠及94.18万家参保单位。

撰文:李定

保住“基本盘”

缓缴政策纾困更暖心

“深圳人社的惠企政策真的是雪中送炭,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东海航空有限公司的陈经理坦言,东海航空整个3月基本属于停飞状态,企业2000多名员工需要保障,资金压力巨大。

“通过社保缓缴,尤其是养老保险,一个月能省下将近350万元,大大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陈经理介绍道,政府的纾困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急企业之所急,解民生之所忧,社会保障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底座。

深圳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经济下行趋势,为切实稳住经济大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今年以来,在落实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保费政策的基础上,扩大缓缴范围,将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服饰业等17个困难行业纳入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实施范围;对22个困难行业所属困难企业,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至2023年3月。

此外,根据深圳“惠企三十条”,用人单位也可以申请养老、失业、工伤参保缴费业务缓缴,最长缓缴期限为X+3——X为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被纳入封控管控防范区等封闭管理区的月数,3为调整为非中高风险地区或解除封控管控防范区等封闭管理区的次月起的3个月。

假设中高风险或封控管控防范区等封闭管理区时间为2个月,则单位可申请的最长时间为2+3,即5个月。缓缴执行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用人单位在缓缴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终止缓缴,终止缓缴后,将正常按月托收社保费。在终止缓缴时,应缴清缓缴期间的社保费。

打好“组合拳”

多措并举企业更安心

“这50多万元的稳岗返还对我们零售企业很有帮助,能帮我们稳定员工,我们可以趁着这段时期提升员工技能。”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楠女士表示,企业收到了第一笔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

企业是就业的源头,保住企业,就能保住岗位。为加快政策落实,在上年度企业类型名单发布前,深圳市社保局暂按30%的标准先行发放了首批稳岗返还资金,直接向79.97万余家企业精准发放首批稳岗返还资金7.97亿元。

6月底,按部、省关于稳岗返还政策提标要求,再向符合条件的78.97万家参保单位及时补足应返资金13.26亿元。上半年,深圳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金额、惠及企业数、发放比例均居全省首位。

深圳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深圳发布了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其中,人社部门的主要举措包括社保“缓”“返”“降”“补”4方面,分别是:缓缴社会保险费;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以及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受疫情影响,前4个月日均客运量同期相比降幅超过20%,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深圳市东部公交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贾涛表示,今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快速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尤其是社保惠企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缓缴社保费逾1938万元,收到稳岗补贴110.94万元。

能减的减、能缓的缓,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最大程度稳定经济。在社保减负方面,深圳打出“缓返降补”组合拳,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实行社保费缓缴政策,截至6月,为15.97万家参保企业缓缴社保费43.94亿元。上半年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费率,合计减负12.63亿元。

用好“数据池”

办理提效进程更舒心

49.78亿元,惠及企业94.18万家,深圳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发放金额、惠及企业数、企业覆盖率居全省第一。

今年6月,深圳市社保局通过数据比对,对参保单位性质、缴费台账、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等情况进行判断比对,通过“免申即享”受理了首批符合受理条件参保单位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业务。

“不需要我们提交申请,不需要提交材料,工作都留给社保部门,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享受补助。”深圳辉力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曹良贵点赞社保工作,工作人员积极到企业调研,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

“我们提速再提速,就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帮助企业尽快把损失补回来。”深圳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深圳推出30条纾困措施后,联合市税务局第一时间出台相关细则,草拟操作指引,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业务培训,3月28日开放社保单位服务网页申报入口,受理用人单位缓缴社保费申请。

“目前有三种途径可以申请缓缴:一是通过深i企网上平台;二是市社保局单位网上服务系统疫情专区;三是到各社保窗口办理。”相关负责人表示,“返”“降”“补”基本做到“无感申报”,企业无须申请、免申即享,可自动享受政策。

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为例,大型企业按上年度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按90%返还,预计惠及企业超80万家。该政策无须企业申请,社保局按数据比对,进行企业划型,即按“免申即享”发放返还资金。

今年3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一落地,社保部门免申请受理了全市81万家参保单位的稳岗返还业务。

对于市民关心的社保基金运行和社保待遇发放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目前深圳社保有充足的能力执行社保“缓返降补”政策,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助企政策实施期间,职工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正常享受,不受影响。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