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必须要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乌克兰基辅专家认为,北约开始向乌克兰提供按照北约标准制造的新型高科技武器,这将为乌军带来“可能的战果”。
目前,已经有北约成员国执行这一指示,比利时将向乌提供两座移动的实验室,未来还将向乌提供10艘无人潜航器。按照计划,明年5月将交付乌克兰。
美国有意为乌克兰打造新的舰队,向乌提供了经过升级的T-12隐形无人舰。该舰体型小,但采用隐身化设计,配备先进的雷达装置,可携带反舰导弹突袭俄军舰队。
英国向乌提供了3架“海王”WS-61反潜直升机,俄媒称这是非常危险的武器。公开资料显示,英方为其作业培训了10个机组,不排除这批直升机入驻敖德萨并加入乌海军航空兵第10旅的可能性。
北约成员国的所有动作,无一例外都是将乌军武装成一支北约标准化的精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提供武器就可以,还需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向乌提供改造后的专属武器,以令乌军逐渐具备打败俄军的能力。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西方国家将会腾出部分军事资源,专门负责武装乌军,使乌军向北约标准化方向靠拢。随着西方军事支持力度的加大,乌军未来有望全面转向北约标准。
反观俄罗斯方面,主要依靠的是苏联时期遗留的库存,为了维持战争,俄罗斯启封了大批的苏式坦克与火炮。虽然数量很可观,但这些坦克的性能过于落后,到了战场会成为乌军精确火炮的靶子,几乎可以做到一炮一个。
俄罗斯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紧急激活军工生产线,制造现代化的导弹、坦克,但现在的俄罗斯军工能力不及苏联的十分之一,能否维持消耗战还是个未知数。
凭借俄罗斯的经济与军工能力,很难耗得过经济发达的西方。俄乌冲突的结果似乎注定,俄罗斯可能会成为最后的输家。
事实上,当冲突爆发的那一刻,俄罗斯就已经输了。普京走错了道路,选择用武力解决乌克兰危机,站到了文明国家的对立面,也令国际社会厌弃。当然,这并非指俄罗斯是野蛮国家,而是缺乏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即便有很大的野心,但实力不济,最终的下场是自取其辱,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