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2-12-09 14:24

世界报社新闻中心

作者:张  庆

从2019年12月武汉发现并确认第1例新冠肺炎患者开始,全国新冠疫情整整持续了三年,而且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标志着三年来严防死守的防疫方式开始松动,随着各地逐步放开,全国抗疫形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参与社区抗疫的普通百姓,此时此刻的感慨是很多的,在此不揣浅陋地谈谈个人所见所思。


一、新冠疫情的破坏力堪比一场世界大战

这次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是世界级别的。理由如下:

第一,范围广: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六大洲3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六大洲60多个国家;而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已经波及了七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时间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持续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持续了6年;新冠疫情从2019年底爆发,持续了3年仍未结束。

第三,伤亡惨重: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1000万,伤残20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5000万,伤残1.2亿;而新冠疫情据世卫组织统计,截止2022年11月11日,全世界有6.39亿人染疫,死亡人数约661万, 但考虑到大量死亡病例没有得到正式统计,《柳叶刀》等权威刊物与国际专家委员会估计实际死亡人数可能高达到1700万,至于感染之后“长新冠”的伤残人数,只有上帝才知道。

第四,影响深远:一战之后,世界上崛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之后,世界陷入两大阵营的冷战。如今新冠疫情还在继续,世界也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利用疫情大做文章的图谋还未消停,脱钩、断供、制裁、局部热战以及全球滞胀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新的防控政策下,今后疫情形势将会呈现∽型走势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出台,意味着抗疫斗争中再三强调的流调溯源与动态清零走入了历史,不再全员核酸,不再动辄封控,而是转向有限度的精准防疫。在奥密克戎仍然肆虐的冬季,全面解封是有感染率大幅攀升的隐忧的,但这也是疫苗接种率上升、病毒重症率下降、疫情反复持续不断、经济和民生受到很大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的必然结果。

防疫政策松绑之后,未来疫情的防控形势大概率会呈∽型走向,既不会是一条直线,也不会是W型的过山车。就像石家庄防疫一样,在“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出来之后开始放松,疫情旋即反弹,又不得不收紧,最后还是响应政策继续放开。这并非个例,因为新的防控政策出来之后,地方无论从人员、装备、意识与方法上都无法一步到位,也无法步调一致,执行上必然参差不齐,漏洞百出,也必然导致疫情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如果疫情形势重新变得严峻,比如:出现新的变异毒株、社会面传播、重症死亡率升高,又或者出现医疗挤兑、民众恐慌,政府防疫部门一定会再次收紧,把它抑制下去,因为精准防控不是躺平,防控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切都是以有利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前提。

虽然松绑之后的疫情防控形势会呈“∽”型波动震荡,但随着新型抗疫药物的推广,群众卫生防范意识的提高,还有群体免疫带来的效果以及病毒毒性的进一步降低,最后新冠病毒疫情一定会像心电图一样由∽型走向一条直线,最终泯然于众,就像流感一样成为长期伴随人群的重症和死亡率很低的一种普通症状。


三、新冠疫情是一场危机大考,极大改变了官场生态和民众心态

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大瘟疫,国外大多躺平,国内却高举生命至上的旗帜,坚持抗疫,代价很大但成绩有目共睹。疫情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它对官场的生态和民众的心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不乏有积极的因素。

1、对于基层官员来说,深刻认识到了:

(1)原来当官不仅仅往上跑,还要往下跑,不仅仅开会做报告,还要驻点下社区!上到市区,下到乡镇,混日子拍马屁往上爬的模式过去了,大疫当前根本无法尸位素餐,通通守土有责,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纷纷露出原形,狼狈不堪。因为疫情管控不力而丢职的官员比比皆是。

(2)原来当官不仅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作为,这个作为就是防疫管控要见到成效!即便地方官亲力亲为,夜不能寐,但能力差、效率低、应对被动导致疫情失控的一样会被问责。

(3)原来做官只能有正气,只能接地气,不能怄气,更不能有霸气和匪气!疫情长达三年,反复性很强,抗疫不仅争时间抢速度,还要做好宣传、流调、核酸、配送与封控,但疫情管控不是冷冰冰的街区封禁,还需要有温度的疏导与帮扶,需要急民之所急,凡是一刀切的、鲁莽粗暴的管控行为引起冲突或舆情发酵,都违背了疫情防控为人民的本意。事实上某些被网络曝光的行为冷漠、激进、粗暴的工作人员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轻则道歉反思,重则问责追究!

(4)原来做好了防疫还是不够的,经济搞不好一样不称职。抗击新冠的三年,是国家不惜代价保护国民的三年,避免了至少500万脆弱人群的死亡(参考印度)。但不可否认,控制住了病毒也窒息了经济,不仅民生压力大,老百姓忍耐度下降,地方财政也吃紧!父母官父母官,要保饭碗也要保平安,非常时期老百姓和公务员可以勒紧裤带过日子,但只能一时不能一世。为官一方防疫、民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个肩头都要挑起这两份沉甸甸的责任!12月7日,国务院“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坚决打破了跨地区人员流通的限制,振兴经济与改善民生的意图非常明显,地方经济再搞不上去,不要说升迁,考评估计都不合格!

2、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深刻认识到了:

(1)原来经济不会一直往上走的,原来老百姓的日子不是高枕无忧的,原来有些危机也是政府无可奈何的,原来稳定的工作、名校的学历也是会失业的;

(2)原来房价真的不会一直涨的,不管是北上广还是学区房,原来真的会下跌的;

(3)原来高利率的理财买不得的,高杠杆的金融玩不得的,原来楼盘烂尾也是不能断供的;

(4)原来大疫面前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原来月光族是不可取的,原来家里没点积蓄疫情年代是非常被动的!

3、三年抗疫,极大地考验了基层官员的行政效能和干群关系,在能上能下中锻炼出一支有危机意识、敢打硬仗、主动走群众路线的基层队伍。

在革命年代,很多红军指挥官都很年轻,比如:林彪28岁任军团长,邓萍26岁任参谋长,李天佑20岁任师长……但没有人不服气,因为枪林弹雨就是最好的考官,能从考场脱颖而出的都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和平年代又何尝不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十余年的高速增长(1979年至2019年不变价GDP年均增长9.4%,远超世界平均增速的2.9%),和平时期的稳定与发展红利久了,官僚臃肿,官场危机意识淡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不少官员脱离群众,革命初心、实干能力以及务实作风严重不足。而这一次长达三年的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对民生的影响,规模空前堪比一场战争,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并尽快做好战后重建,对基层各级官员来说就是一场空前严厉的大考,只有经过实战的洗礼,优胜劣汰,最后才会有一些合格的、称职的、适应性强的官员如同革命年代的指挥官一样脱颖而出,成为后疫情年代官场的中坚力量!


四、后疫情时代的反思

(1)新冠病毒经过多次迭代变异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后基本稳定下来,且毒性大大衰减,但新冠病毒的变异规律迄今仍未摸透,所谓越来越弱的观点只是建立在传统病毒传播的经验之上。在全球的安全孤岛中国也逐步放开之后,还会不会出现基因突变,再来一波传染性强如奥密克戎、毒性堪比德尔塔的病毒袭击呢?世卫近日也发出警告:“新冠病毒或出现令人担忧的新变异株!”不管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是自然的浩劫还是大国的阴谋,在防毒长城打开之后,不得不多虑,不可不提防!

(2)11月11日,优化抗疫20条的指导意见出来之后,各地在放开执行与舆论导向方面是有点混乱被动的。以石家庄为例,先放开,后刹车,广州上午还在封控,下午突然放开。其他城市也好不到哪去,要么滞后,要么激进,例如周边都放开了,有些城市进个厕所还要扫码。当然原因有很多,但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仓促混乱,各自为政。另外放开之前,网络上涉及第三方检测公司核酸造假的报道冲上热搜,也充斥着病毒不可怕和过度防疫的各种言论,国家苦心守护三年的成绩被淡化,老百姓三年艰苦日子的负面情绪被点燃!核酸造假上负国家下损人民,理当受到严惩,但前后联系起来,总有点被带歪节奏的感觉。后面有没有推手不好说,但是在防疫放开这样的大事上,在统筹一致和舆论导向方面是做得不够好的。

(3)2002年底爆发的SARS冠状病毒,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在个人看来,那就是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生物病毒攻击的预演,属于第一波。抗击非典也是举国抗疫,虽然时间短,冲击面小,但也暴露出很多防疫的短板。比如当年在抗击SARS的时候,总指挥部就发现很多地方的防疫站已经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原有的功能了。如果说首次面对病毒攻击准备不足,那么时隔二十年之后,我们对付冠状病毒入侵还是防备不足,到底是思想上麻痹大意呢,还是真的在技术手段上无可奈何?如果是前者,则是个很深刻的教训!说明我们对自然病毒侵袭的前噡性或者对大国博弈手段的估计还是明显不足,这个教训坚决不能再重蹈覆辙了!毕竟谁都不能保证,在非典、新冠病毒之后,将不会有第三波的疫情攻击!

如果在思想重视上没什么问题,冠状病毒卷土重来泛滥成灾仅仅是因为抗击手段的技术局限性,那么就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① 如果是自然界不可抗力引发的疫情,那么中国只能推动全球合作,共同维护世界文明有度的生活生产秩序,努力让地球万物和谐共处,美丽友好。毕竟,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病毒也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之所以祸害如虎,通常都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或盲目破坏才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② 如果是在中美世纪大博弈中,西方为了打压中国而无所不用其极地使用生物战手段,那么就需要考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便技不如人也要奋起反击,让对方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使其得不偿失而心存忌惮,必要时我方亦可先发制人,让疯狂的疫情制造者陷入作茧自缚、玩火自焚的境地!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