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会上激烈一幕,美国承诺有条件解除制裁,中俄解释弃权原因

2023-08-03 15:42

世界报社新闻中心

联合国上演激烈一幕,讨论是否解除针对中非的武器禁运,结果以13票赞成的绝对优势通过决议。美国承诺在条件允许时解除限制,中俄随后解释弃权的原因。

1.jpg

围绕是否延长针对中非共和国的武器禁运,联合国安理会近期进行了一次投票表决。经过讨论后,15个安理会成员国有13个赞成延长武器禁运期限,另有2票弃权,分别是中国与俄罗斯。在投票环节之后,中美俄三国都对投票原因作出解释。

2.jpg

本次安理会的决议由中非共和国发起。此前由于该国内部动乱,为防止武器的输入引发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对中非实施武器禁运。经过长期的努力,中非国内秩序已经初步稳定。中非政府已经制定了宪法,建立了军队,暴力流血事件大幅减少。出于巩固其国家内部环境、打击反对派的需要,中非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提出请求,希望联合国解除针对该国的武器禁运。

3.jpg

经过讨论后,安理会决定将针对中非共和国的武器禁运延长至2024年7月31日。不过安理会也取消了部分限制。美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罗伯特·伍德解释称,美方认为,针对中非的武器禁运,有助于促进中非及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中非共和国呼吁解除武器禁运可以理解,不过在当前的制裁框架之下,中非共和国的安全部队还是能够接受外界的武器以及训练。安理会解除武器禁运与否,对中非共和国的影响不大。美方承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除制裁。


针对弃权的具体原因,中俄两国也做出了解释。俄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安斯基在发言环节表示,俄方之所以投弃权票,是因为安理会应该回应中非共和国关于解决武器禁运的请求。中非共和国呼吁安理会解除禁运措施,这一措施阻碍了中非政府巩固国内环境、遏制暴力流血事件、打击非法武装的努力,无助于防止武器流入中非共和国。他呼吁安理会采取有效措施,解除针对中非共和国的武器禁运,避免对中非共和国维护自身安全的行为构成不利影响。


在俄方代表发言结束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弃权行为作出解释。他指出,安理会此次通过的决议案未能满足中非完全解除武器禁运的要求,中方为此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没有反映在决议案的文本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只能投弃权票。张军强调,安理会对中非共和国实施武器禁运已经长达10年。在此期间,中非国内安全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安理会的武器禁运决定已经不再适应中非国内的形势需要,反而制约了该国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能力。中非政府曾多次要求安理会解除武器禁运,并且这一要求得到非盟以及有关地区国家的积极支持。中方呼吁安理会能够尊重中非关切,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不必要的制裁措施,直至完全解除。


中俄两国选择弃权,实质上是对中非的积极回应。经过10年的发展,中非国内秩序已经初步稳定,再度发生人道主义危机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此时顺应中非的呼声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中方曾多次呼吁安理会重视非洲关切,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审查、调整、取消制裁机制。但安理会在美西方国家的把持之下,显然不愿意解除对中非的制裁。中非希望解除武器禁运依然面临多重困难。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