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
普京2000亿目标说到做到,俄罗斯正在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海参崴对华开放,俄远东国门向中国敞开,中俄之间以陆路为主,海运为辅的双边贸易正稳步进行。
众所周知,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普京政府进一步明确“转向东方”,增加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俄经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双边物流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日前,首列中国货运列车通过了去年11月开通的同江铁路大桥,向俄罗斯运送货物。
据了解,同江铁路大桥是中俄两国在黑龙江上共同建设的单轨铁路桥,也是两国间首座跨江铁路大桥,在这处桥梁投入运营后,中俄之间的直接运输距离将大幅缩短。在去年11月试运行之后,一直是俄罗斯方面在使用这一桥梁,向中国运送商品。现在中国货运列车的通行,说明这处桥梁的运营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这处桥梁来往中俄的列车数量,有望大幅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对俄罗斯海运实施制裁,俄方船只进入欧洲港口有被扣押风险,从黑海、波罗的海出发的船舶面临中途补给难题;中国到圣彼得堡俄西部港口海运距离较远;北极航线刚刚开始试运行,还无法提起大梁等因素的影响,中俄双边贸易重点的陆路运输,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情况下,又因为此前俄方没有做好“向东看”的准备,中俄各边境口岸也面临着急剧增加通关压力。为了缓解货运压力,此次加快同江铁路桥全面投入运营也是其中的应对措施之一。不可否认,中俄的一系列动作,无疑在推动双边贸易额的增加,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能够实现两国元首确立的年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
从侧面这也反映出了一点,那就是现如今的俄罗斯已经开始放弃了对西方的幻想,专心投入到了“向东看”战略。当然,除了开通同江铁路大桥之外,俄罗斯还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港对中国进行了开放。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公告,自6月1日起,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可以说,俄罗斯这是将远东国门向中国敞开了。
对此,有分析人士就曾指出,作为中国老牌重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一直受困于没有出海口,而运输困难,导致经济发展受阻。长期以来,吉林省只能选择从辽宁大连港中转海运货物,这制约了东北地区的物资运输能力。现在,海参崴港将作为吉林省内贸运输港口所使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货物可以直接中转运输,这样可以避免陆路不通的现状,极大地降低成本。这无疑将助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同时发展与国际贸易,打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从某种程度上看,俄罗斯现在将海参崴港作为中国内贸货物中转口岸,不仅是俄方落实“向东看”战略的一大表现,也是将中俄战略伙伴乃至周边命运共同体落实到实处的具体行动。不难看出,当下中俄之间的双边贸易正在以陆路为主,海运为辅方式向着年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稳步前进。在双方共同解决物流难题的情况下,中俄经贸长期繁荣的大趋势,其实已经无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