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带你去看看村里的高标准农田!”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玉家村,村党支部书记曾相春带着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只见一垄垄油菜花开得正盛,层层叠叠的丘陵梯田边,一条2米宽的水泥路沿着山脚向远方延伸。
“这是生产道,还有3.5米宽的机耕道,都属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之前,生产道和机耕道有质量问题,一锄头就能刨掉一块路皮。”曾相春指着脚下的生产道告诉记者,去年四川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翠屏区纪委监委查处了相关案件,并督促业主单位重修了村里的机耕道和生产道。
“路修好了,种田生产运输都方便了,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曾相春说。
2024年4月起,四川省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在全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2020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
宜宾市纪委监委全面收集、梳理群众反映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线索。对群众反映的商人胡某某违规转包项目问题深挖细查,挖出公职人员卢某某、职业掮客文某等16人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其中7人已被留置调查。内江市整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专业力量,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全覆盖机动巡察,发现问题129个,移送问题线索14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方案设计不合理、偷工减料等问题,如果在建成后才发现,往往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四川省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刘俊莲说,专项整治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加强全过程监督,推动问题隐患提前化解、尽早解决。
坚持边梳理边整治,四川省纪委监委工作专班围绕项目建、管、用全流程,明确招投标是否合规、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监管责任是否落实等“十个是否”问题清单,梳理44个风险点位,绘制风险示意图。同时,结合相关案件查办情况,围绕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监管、管护利用等环节制发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指引,供各地纪委监委借鉴参考。
参考该工作指引,内江市东兴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问题排查,发现该区光明村蓄水池布局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设计有缺陷的问题。东兴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区农业农村局落实好监管责任,指导项目责任单位重新勘测设计,消除了因缩缝等原因引发的漏水隐患,保障了周边农业生产用水安全,惠及1600余户群众。
“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主要发生在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拨付、建后管护等环节,纪委监委就是要紧盯这些环节中的作风、责任和腐败问题,从严监督执纪问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有序推进。”刘俊莲介绍。
着力压实各方责任,四川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组建联合督导组,赴25个重点县(市、区)开展督导,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质量监管和问题整改。广元市、阿坝州、遂宁市、资阳市等地从已查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案件入手,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促治。
聚焦资金管理使用问题,四川省财政厅会同省纪委监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赴南充、巴中、泸州3个市及南部、阆中、巴州、南江、泸县、古蔺6个县(市、区),对2023年新建、在建及完工项目资金和管理等进行现场复查,发现建小报大、以拨作支、资金闲置等问题11类148个,并持续跟进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内江市纪委监委督促农业农村部门紧盯套取资金、虚报面积等突出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建立242个问题台账,已完成整改177个。
从制度上持续深化和巩固整治成果,做到既“治当下”,又“管长远”。四川省纪委监委督促省财政厅在全省各县级国库单一账户下设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子账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针对案件查办暴露出的招投标、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方面监管不足等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推动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项目管理流程示意图、设计和施工技术细则等,并利用农田建设“随手拍”“巡检系统”小程序加强信息化监管。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责任不清晰、边界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和相关市县纪委监委为制定《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积极建言,今年3月该《条例》已正式施行。(记者 陆丽环 自四川报道)
【编辑:陈旭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