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西关小巷的艺术名匠,据说刻一个字就要2000块

编辑:胡诗琪来源:世界报新闻中心 2019-11-25 19:52

藏身西关小巷的艺术名匠,据说刻一个字就要2000块

文/胡诗琪


朱耀龙,字子文,号桑珠,雅山房人。中国100位杰出微雕艺术家之一、上海综合开发院收藏文化研究所书画篆刻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民间艺术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楹联学会会员、广东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收藏家协会会员。

微信图片_20191125195955.jpg

早闻岭南名匠朱耀龙,而今有幸探访,便循着西关小道,想要寻觅掩映的岭南宝阁。轻扣“耀龙艺苑”的大门,墨香与木香交织,直钻心窝。放眼望去,四壁的墨水包裹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纷纷穿透纸页,争相倾诉传奇乡土色彩的生活哲思。集字、印、雕、色为一体的匾额各安一隅,将融入的中华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等艺术气息发散。这俨然是一个孕育文化名人的聚宝斋,是朱耀龙艺海泛舟的起锚地。


他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一”看似简单,实际包含千里纵横的意思。“容”字是宝盖头加个“谷”。是我们的祖宗形容一个屋子,里面有谷。古人以农耕为国富,所以家里有没有谷,国家有没有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我们室内没有粮食,那么什么都不用谈了。国家亦然。再者,“谷”就是容貌,容貌就是家里会给你精神财富。后期的“容”发展成金银珠宝。字典解释这个字的时候不会这样从古到今地解释,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学的时候都不知道里面的含义,甚至很多书法家,研究文学的人都不是很清楚汉字其中的内涵。


朱耀龙认为,中国文化有两个重要的文化。其一是印章文化。有文明就会有印章。印章文化是皇室文化。另一个是牌匾文化。


早先这仅是皇室文化,后来才成为百姓文化,之后才纳入读书人追求的文化。书斋应运而生。晚清民国时期以“诗,书,画,印”四绝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吴昌硕,他的斋匾名为“缶庐”,寓意着能把很多艺术的精华兼容并蓄收到书斋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有其斋号,而斋号往往代表着其追求的方向。为什么清朝皇帝要在乾清宫立一个名为“正大光明”的牌匾呢?宋代朱熹曾道:“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清朝皇帝引经据典,认为要使皇位稳固,必须效法天地,顺应人情,从而表明他们的统治是正大光明的,做事不会有私心,都是为众生服务。


微信图片_20191125195949.jpg

这是朱耀龙在一根牙签的横切面上雕刻的作品《龙之传人》


后来,清朝没落。为了社会进步,又有人提出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观念渐渐传播,但总有糊涂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有时又把好的传统文化除掉了。而今,国家提倡对中华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因此,老祖宗的好东西又慢慢被恢复了,民心也随之修好了。


随着时代的更新替代,朱耀龙也为传统文化,尤其是篆刻文化的传承表示担忧。他认为,工业革命之后,机械代表了进步的思想,是为众生服务的体现,代表了现代化发扬光大的希望。现代化的工业革命,工厂生产产品,一摁键,就是到达亿万的数量。至于雕刻,虽然是用人工操作,但它是代表着我们祖宗的承传,因此不能够丢失。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摁键,也有时间性质的“亿万”,也能到达亿万的数量。所以后者的价值,是不可轻易估量的。


当被提及是否有关门弟子或传承人时,朱耀龙略显遗憾地摇摇头,但又马上激昂地说道,中国人民的文化,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仅凭一个人就能决定文化是否能够传承的。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其文化一定有承传人,不是说你想断就断的。即使我们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徒弟去教,徒弟也都会从其他师傅那里学,会从各种文献中抽取中华文化的精华的和挖掘中华艺术的底蕴。


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放下功利心态,更了解需要被传承的文化,显得尤为关键。


对此,朱耀龙也有自己的一番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吸引年轻人的新媒体,都应该担当起承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我们已经丢失老祖宗的东西几十年了,我们不能再丢失了。央视做了工匠精神的宣传,让大家知道我们祖先很努力为我们众生留下文化遗产。我们是民族国家的希望。现今,凭借着前人的积累和后人的努力,我们已踏上了世界的舞台,也该轮到我们反馈历史,让老祖宗的东西发光发热了。


谈及工匠精神,朱耀龙认为,作为篆刻家、书法家和中华岭南文化传播者,他的职业是非常需要工匠精神的。这个职业基本上是只有付出,没有收入,所以真的来做的人是不多的,大家都听你说话,但是没人会给钱你,没人会赞助你,没人会真正地支持你,但是也都无所谓了,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民族的希望,大家不支持我,我支持自己,我爱我自己,爱民族,爱家族,爱社会,爱国家。能把这件不大也大小的事做下来真的不容易,真的很难。


我们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朱耀龙多年来一直坚持下来。他说,因为我祖宗信奉佛教,自然也把凡尘俗世和功成名就淡化了。太公供的佛高达数米,儿女学有所成,让家族出了两个了不起的外交官。现在,自己也想成为家族的骄傲,民族的自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进步,有源源不断的劳动成果。这样才有机会把自己的心得经历跟年轻人做这样的分享,希望年轻人听了之后,可以努力、争取、贡献、服务大家。


那么,如果有年轻人愿意重拾古人遗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地将其宣扬出去呢?朱耀龙认为,宣传中国文化,是民族的希望。现在我们中国人民在国际舞台上已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持传统文化精髓,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我们自己的才华,施展我们的功德,是我们众生幸福的表现,所以,为什么提倡“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呢?就是想回望历史与传承,检点中华五千年文化,挖掘总结其中的精华,为地球上所有人造福,希望他们不要痛苦,不要被人忽悠,不要被人欺压。


年轻人可能缺乏点敬畏,但从来不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朱耀龙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年轻人所自豪的,是我们几千年积累出来的财富。从诗词歌赋,到篆刻书法,很多时候,年轻人只是将其拿出来用而已。事实上,我们要用的话那就大大方方拿出来用。不过,有些人是很难将其用到极致的。这是会受所站的平台限制的。如果平台不够大是没机会讲出来的。所以,现在就需要大的平台,将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微信图片_20191125200209.jpg

在我们面前坐着的这位大师,显然是一个不为己,只为众生,拥有大爱精神的文化传承者。对于这样的评价,朱耀龙不好意思地拱拱手,说道,提到“爱”,这学问可就大了。比如说“爱”字,最上面是个爪字头,就是把握的意思,把一个人把握住,在家里和他朝夕相处,和他做朋友。如果你对人对事没把握那就爱不了了,比如说,你想爱国家,但没能力,那怎么去爱呢?你想爱夫人,但没能力留她,那怎么算是爱呢?你想爱子女,但没能力给他饭吃,他去做乞丐了,那他和你就没有任何关系了。所以,爱是有把握才能是爱,不是幻想。


当今社会,我们已经很难接触到有大爱精神的人了。朱耀龙表示认同,基本上是没有的。因为有部分人是穷苦出身,当赚到了点钱后就会得意忘形。但我的祖先是从浙江南搬到茂名化州。祖上的历史告诉我们,最伟大的思想与希望,是所有众生都受到福报,而不是仅仅是我个人受到福音,我自己又没什么了不起的,现在大家都幸福了,我也就幸福了。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唐朝王勃年轻时赴宴滕王阁,大家都觉得他是年轻人而没搭理他,宴后读到了他写的《滕王阁序》,尤其是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后,都不禁为之叹服,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小瞧了这个年轻人。所以,在我们国家,千万不能小看年轻人,因为他的感悟和洞察力是很强烈的。我们千万不能觉得年轻人没经验,就不能发挥其价值了。我们做长辈的要给年轻人多点机会,将他们的新鲜思想发扬光大。


最后,朱耀龙大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作为在广府文化耳濡目染中成长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深爱脚下这片南方土地。我们所讲的粤语是世界组织承认的语言,是一种国际语言。也许,随着普通话的推行,有一天粤语会变成古董。但就目前来说,很少沾溉儒家文化的岭南文化所赋予我们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是很难被替代的。我们应学会珍惜。


这注定是一次涤荡灵魂之旅。回望中华五千年历史,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所擅长的印章文化与牌匾文化发散,集结古人大智慧,弘扬与时俱进的工匠精神,接壤国际视野,立志服务众生,鼓励当代青年关注传统,他让人见识到了这位一代岭南文化的开拓者、传承者与弘扬者。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