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和担当谱写扶贫之歌——刘瑞贞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世界报新闻中心 2020-04-16 16:33

用忠诚和担当谱写扶贫之歌——刘瑞贞同志先进事迹
供稿:郝忠堂


 

刘瑞贞,男,汉族,生于1971年12月,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副处长。2018年6月12日,由于年初选派的驻村扶贫干部突患疾病不能坚持工作,刘瑞贞同志临危受命,肩负中心支行党委重托,赶赴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河北省张家口沽源县新华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刘瑞贞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发扬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把对党的忠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较短的时间里,为村里建设了养殖场和光伏发电项目,使村集体第一次有了集体收入;组织开展种养项目,落实小额扶贫贷款45万元,使98户、219人实现脱贫;修建了11公里的连村道路,使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建设了自来水入户工程,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安装路灯100盏,修葺美化院墙1万余米,街巷道硬化总长6760米、面积25310平米,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刻苦学习精熟政策,为驻村帮扶潜心准备
刘瑞贞同志受党委重托履职第一书记,深感责任重大。可开弓没有回头箭,长期的军旅生涯养成的“不战则罢,要战就打赢”的不服输性格也不允许他打退堂鼓。他暗下决心困难再大也要顶着压力上,一定要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干出点名堂。白天他带领工作队入户走访调研,晚上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深刻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除此之外,他还虚心向其他单位的驻村干部学习请教,听他们分享驻村经验,交流工作心得,然后反复思考琢磨,认真揣摩做好第一书记的经验和技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储备了充足的政策知识弹药。


二、明确对象摸清底子,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精准扶贫就是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把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才能集中资源,对症下药。驻村伊始,刘瑞贞带领扶贫队员在村两委干部的引领下逐村逐户走访调查,摸底核算,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脱贫出路。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摸清了贫困村的基本情况。新华村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673户,1622人,建档立卡户320户,741人,社会保障兜底177户,341人,其中低保兜底172户,335人,五保兜底5户,6人。村内常住人口344户813人,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壮年人多数在外务工,没有幼儿园、小学。村容村貌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饮水困难,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过去主要是养殖畜牧产业发达,近年来因为禁牧、缺乏劳力等原因,养殖规模大幅减少,剩余养殖户也主要以放牧散养为主,缺乏现代化养殖经验和条件,无法享受政策红利。传统种植业以土豆、莜麦、胡麻、青玉米为主,近年蔬菜种植有所发展,但农户种植规模小、品种少(大白菜、橄榄、架豆、甜菜)市场信息不对称,经营风险大(以大白菜为例2017年每亩收购价5000-6000元,2018年最高3000元,最低750元)。短短的一个月,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就把村班子情况、村情民意、生产生活状况摸得一清二楚,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制定规划锻炼队伍,为村里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在掌握了新华村的基本情况后,他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确定了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补齐基础建设短板,结合交通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教育医疗扶贫、产业富民这七项任务,实现全村脱贫致富目标。按照这个工作思路,他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集思广益、反复研究,最终制定了新华村三年脱贫规划及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要实现这些规划和计划,让其落地开花,就需要打造一支坚强的村党组织队伍。针对新华村干部实际情况,刘瑞贞和村干部逐人谈心,讲党课,开民主生活会,走出去学习先进党支部,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工作责任心,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增强村“两委”干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变了村两委成员精神面貌,使得团结向上、敢于拼搏的氛围在两委初步形成,为落实各项扶贫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思想保证,也为村里建设了一支永不离岗的工作队。


四、心系群众帮办实事,不断提高群众脱贫信心
入村伊始,新华村群众期待的眼神表明对这位新的第一书记期望很高,刘瑞贞和工作队下定决心要为群众多办实事。他和工作队先从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事琐事做起,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按照能当下解决不拖不推、不能当下解决的做好记录有回音的原则,切实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在村内与村民沟通交流和随机入户,听取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农忙时节到田间地头与农户同劳动,并听取他们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和需求,掌握他们在技术上的需求,生产中的困难。建立了“大爱新华驻村工作组”微信群,及时掌握群众的需求及反映问题,并通过微信群发送扶贫政策、当前工作以及需要公示的事项。
驻村以来工作队累计为村民打印复印各类证件343人次,协调低保、慢性病申报、检查和自来水入户等各类事件56件,落实雨露计划学生18名,协助审批小额扶贫贷款贫困户15户45 万元(2017年全乡仅有4户贫困户贷款)。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用工作经费购买慰问品看望老党员、老干部及困难群众。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好事、实事,不断温暖新华村村民的心,也让他们不断增强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五、找准方向谋划项目,努力提高扶贫精准度
新华村虽然村大人多,但村集体多年以来没有固定收益,集体收入为零。没有钱就没办法为村民办事,没有钱就没办法提高村党支部的威信。刘瑞贞和工作队在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基础上多方研究论证,首先选定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来增加集体收入。按照“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的工作机制,他积极向中心支行党委汇报项目情况并得到了陈建华行长的大力支持。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总行营管部、天津分行确定了建立京津冀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协同机制,有重点地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整合京津冀三地人民银行资源倾力帮扶贫困村,8月4日京津冀三地人民银行在白土窑乡政府举行了捐赠仪式,共为两个工作组捐助200万元,极大地解决了扶贫工作中资金缺口问题。此项工作在8月份沽源县观摩拉练中获得省纪委书记梁惠玲的高度评价。钱有了,但是国家政策变了,不再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发电补贴,上网标杆电价仅为0.372元。乡村两级干部都说先把资金放一放,再谋划其他项目吧。但刘瑞贞说这是工作队为村里办的第一个项目,不能轻易放弃。他带领工作队员多次跑市、县有关部门向其负责人汇报情况,请求支持。为节约开支,饿了就在路边小店吃碗面,困了就在车里睡,这种不屈不挠精神感动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项目终于获批,但接下来的选址、手续、招标、项目设计等事项也很复杂,他在短短的15天里都奇迹般地解决了。12月中旬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发电26000余度,预计全年可发电10万度,收入6万元左右,彻底改变了村集体多年无收入的窘境。此外,工作队根据新华村实际谋划了坝上黑猪养殖项目,预计使贫困户年增收1500元。


六、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享受党的关怀
新华村地处沽源西北角,是深度贫困村,村内建筑绝大多数为土坯构造,入村道路是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刘瑞贞和工作队抓住国家扶贫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努力改善基础条件。他带领工作队多次找到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联系争取基础建设项目早日落地。在他的协调下2018年主村至上店村四级4.6公里连村水泥路;乡道新西线新华段四级6.5公里水泥路及全部通车;街巷道硬化总长6760米、面积25310平米;全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水源工程一处、管网6150米,配套设施2套,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安装路灯100盏。路通了,灯亮了,喝上了清洌的深井水,群众的心也放开了,脸上笑容也多了。村里一位老乡说:“自打刘书记来了后,村里的变化确实挺大,当初还以为他只是来走走过场,没想到对农村工作这么上心”。
干部的拥护,群众的认可,组织的支持,更加强了刘瑞贞既来之则干之,既干之则干好的信心,并以实际行动为自己的驻村工作写下了饱满精彩的一笔,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为党全心为民的时代精神。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刘瑞贞同志和他的团队将继续为新华村的扶贫脱贫奋发前进,直至事业成功!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