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社团领袖 || 陈永栽:菲华商联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

来源:世界报新闻中心 2020-11-19 23:29

分割线线1.png

闽商社团领袖 || 陈永栽:菲华商联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

来源:闽商文化馆   转载:世界報-世界頭條 

社長:蔣知昆

執行總編:張曉暉

副社長:邱躍進

編輯:西彦

分割线线2.png

微信图片_20201119233150.jpg

陈永栽先生

    

【人物名片】

祖籍福建晋江

菲律宾著名爱国侨领

菲律宾商界传奇人物

中国侨联首席顾问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

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

菲律宾联盟银行董事长

菲律宾烟草公司董事长

菲律宾啤酒集团董事长

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

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荣誉顾问

吉林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

福建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创会会长

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荣誉董事长

菲华商联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

菲律宾陈延奎基金会董事长

菲律宾仙罗仁树基金会总裁

菲律宾提高教育水准基金会副董事长

菲律宾亚啤西医学奖学金捐献人

吉林省东南亚经济促进会永远名誉主席

中国金融学院名誉教授

吉林大学名誉教授

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菲律宾西岷兰佬国立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

菲律宾中吕宋国立大学应用农学名誉博士

菲律宾关岛大学名誉博士

菲律宾理工大学商业管理荣誉博士

菲律宾甲美地国立大学名誉博士

关岛政府无任所大使

菲律宾甲美地省政府荣誉公民

菲律宾马尼拉杰出市民

厦门市荣誉市民

大连市荣誉市民


【人物概述】


陈永栽先生,原籍福建晋江,系菲律宾商界传奇人物、著名爱国侨领,被誉为东南亚“烟草大王”、“银行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2004年以16亿美元资产列《福布斯》东南亚40名富豪第十二位,菲律宾首富。现任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菲律宾联盟银行董事长、菲律宾烟草公司董事长、菲律宾啤酒集团董事长、香港裕景地产集团董事长,兼任中国侨联首席顾问、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政协海外特邀委员、吉林省政协海外特邀委员、福建省海外联谊会荣誉会长、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荣誉顾问、吉林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福建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创会会长、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菲华商联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第二十三届理事长)、中国吉林省东南亚经济促进会永远名誉主席、菲律宾陈延奎基金会董事长、菲律宾仙罗仁树基金会总裁、菲律宾提高教育水准基金会副董事长、菲律宾亚啤西医学奖学金捐献人等诸多社会公职。并先后荣获“菲律宾甲美地省政府荣誉公民、菲律宾马尼拉杰出市民、菲律宾最高勋章‘大十字勋章’、中国国务院侨办‘亚太最具社会责任感华商领袖’、厦门市荣誉市民、大连市荣誉市民”等社会荣誉及先后获得“菲律宾西岷兰佬国立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菲律宾中吕宋国立大学应用农学名誉博士、菲律宾关岛大学名誉博士、菲律宾理工大学商业管理荣誉博士学位、菲律宾甲美地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中国金融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福建省厦门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吉林大学名誉教授”等诸多学术荣衔。

陈永栽先生,1934年7月17日出生于福建晋江市,4岁跟着父母到菲律宾谋生。刚满11岁时,陈永栽不得不在一家烟厂当杂役,开始人生的第一步。1965年,在马尼拉的一所房子里,陈永栽和当年在烟厂的朋友,创办了“福川”烟厂。196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摧毁了福川烟厂的厂房,大部分设备被毁,这让陈永栽决定彻底改变落后的制烟设备,把世界先进的制烟生产线和现代化卷烟机引进菲律宾。如今,陈永栽先生创建的陈氏家族企业遍布于美国、加拿大、南太平洋、菲律宾、中国大陆及香港等地,经营业务涉及烟草、酿造、贸易、银行、房地产、航空、酒店、化工、畜牧、旅游及教育等行业。陈永栽先生麾下300多个企业,目前总市值超200亿美元。

在中国大陆,陈氏集团旗下的裕景地产集团拥有8家房地产公司,3家物业管理公司及2家酒店管理公司(经营1家五星级酒店及1家豪华会所),在大陆的总投资额超400亿元,土地总储备超200万平方米。陈氏集团在华业务除涉及房地产领域外,还包括航空、酿造及银行,遍布北京、上海、大连、沈阳、厦门、深圳、山东、河南、江西、重庆等地。陈永栽先生乐善好施,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中国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菲律宾最有影响的华人企业家,获得了“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等众多称号。如今,陈永栽先生的陈氏财团已发展成为著名的跨国企业集团,拥有超过百亿美金的企业总资产。

 

【商道名言】

 

“众所周知,我是白手起家的。和成千上万有志向的其他菲律宾商人一样。那时,我没有什么积蓄,有的只是勇气。”

——1954年,决心创业的陈永栽离开了烟厂,在亲友的帮助下,刚满20岁的陈永栽创办了一家淀粉加工厂。但他在商海的第一次闯荡以失败告终。但陈永栽没有被挫折打败。从初次经商的失败中,陈永栽学到了一个宝贵经验,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关键是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淀粉加工厂尝试失败后不久,跌倒后的陈永栽又迅速站了起来,用借来的本钱,开办了一家化学制品生产和贸易公司。当时用的全是二手机器和破旧卡车,但当初谁也想不到,这家公司后来成为陈永栽庞大事业的基石。“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关键是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的条件。”陈永栽说。

 

“市场犹如装满大石块的铁桶,看起来满,其实石块间有许多缝隙可以装沙子,沙子装满了还可以灌水。”

——1982年,陈永栽先生建立了亚洲啤酒厂,挑战已盘踞菲律宾啤酒市场90余年,由西班牙裔人创制的生力啤。很多人认为他会失败,但善于深耕细作的他在质疑中坚持了自己的道路。他聘请众多专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世界各国名牌啤酒的信息,研制出了全新口味的啤酒。第一个品牌“豪绅”一经诞生,便即刻畅销市场。此后,他又积极引进世界名啤,成为“嘉士伯”、“百威”啤酒在菲律宾的指定生产商;并购买了风靡全美百年以上的“科尔特45”,“龙士达”等啤酒在东南亚的商标使用权,让亚洲啤酒成为在菲律宾,乃至整个东南亚酒业同行中享有盛望的著名企业。

 

“流了五十年的血汗,才建立起自己的企业。”

——陈永栽不认为自己成功,而是有所成就: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就”二字的背后,是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坚毅,是他敢打敢拼的奋斗和超人的胆识。

 

“我不是为钱而是为国家。那么多的人为菲律宾牺牲,我陈永栽为菲航牺牲又有何妨?”

——20世纪90年代,陈永栽收购陷入严重财政危机的菲律宾航空公司不久,就遭到亚洲金融风暴的重创,与此同时,机师、地勤人员连连罢工,政府加倍开放航权,更雪上加霜,让公司奄奄一息。

为挽救菲航,陈永栽操劳到两鬓添霜。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他认为,菲航作为亚洲第一家航空公司,是菲律宾的骄傲和象征,能让它载着菲律宾国旗飞向世界各地,“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凭着这种精神和拼搏,陈永栽终得走出困境。1999年6月,他为菲航的复兴集资到两亿美元,避免了被强迫清盘的厄运,之后一年,菲航即传出喜讯: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盈利近百万美元;1998至1999年的负债,已从23亿美元降至18亿美元。

 

“生活应该有挑战,有意义就不觉得苦。”

——陈永栽常常每天工作十七、八小时,事情越多,精力越旺盛。他可从美国坐夜班飞机返回马尼拉,清晨刚一抵达就马不停蹄转搭国内早班机,飞往外省市开会或视察。他可同时在写字楼主持六、七个不同类别的会议,穿梭其间,作指示、研究问题。工作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他仍可有条不紊,还打趣说,要把自己分成六块来应付局面。

 

“危机来了总会过去,这就像时钟一样,转到了11点、12点,便会很自然地转回到1点、2点。不能因为危机来了,就什么都不做。”

——处变不惊,越挫越勇是陈永栽从古书中悟出的处世态度。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陈永栽在各地的投资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他却泰然处之,“做大大影响,做小小影响,不做就不会受影响。”正是秉承了这一信念,他并没有中断在中国的投资。1997年以来,他先后注资1亿多美元,在厦门建设了超大玻璃幕墙、超大功率空调、超高速电梯等多项指标居中国第一的“银行中心”。他在内地的房产投资,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一个企业家要有长远的眼光,眼下可能是赔钱的项目,但从长远看,则可能是赚大钱的项目。做生意要善变,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而至于怎么变,取决于市场需求。”

——谈及自己的成功,陈永栽认为关键要“善变”、要有“独到的眼光”。他举例说,房地产热了,很多人挤了进来,你就要想办法退出。反之,房地产冷了,你就要赶快进去,抓住商机。

 

“许多人想知道我‘从无到有’的成功秘诀。其实,我觉得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面对风险,抓住机遇,努力工作。”

——回顾自己的事业时,陈永栽如此总结。他喜欢《老子》、《易经》、《三国演义》等中文古籍,并将其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阴阳辩证、演义小说中群雄争霸的战术与策略等融入经商。

 

“多数人是贪小便宜的。生意人要善于给人一点甜头,最后受益的实际上是生意人自己。”

——陈永栽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米商,他的伙计有意要陷害他,客人买米时多称一二两给客人,人们闻讯此间米店秤头足足有余,纷纷跑来买米。年终结算时老板大赚,还赏了伙计。后来这位伙计不再多称米给人,结果生意平平。”


“失败经验最重要。”

——陈永栽认为,办一家企业,最重要的是学习别人失败的经验,了解别人为什么出问题。了解别人的失败经验后,有了前车之鉴,就能避免自己将来也犯同样的错误。

 

“我从小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一生受益匪浅。”

——陈永栽1960正式加入菲籍,在菲律宾接受教育,是地地道道的菲律宾公民。但他能成为著名的工商巨子,并在国内外复杂、激烈的商战中屡屡获胜,却与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息息相关。

陈永栽的父母是深富中华文化精神的人,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1948年,他被送进那牙市华英中学高小班读书。栩栩如生的三国历史人物刘备、诸葛亮、曹操等,立刻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伴随着他成长。

 

“中华文化是孕育了五千多年的文明结晶,世界文化宝库珍贵的财富,源自中国,却属于全世界。”

——陈永栽能整篇地背诵《孙子兵法》与《论语》;《易经》的六十四卦,可以一划不差地排列出来。他信奉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陈永栽期望自己的子女个个都像他一样,热爱中华文化。他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们都在华文学校接受启蒙教育,而且坚持在家中讲华语。他还依照父亲教育自己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小注重背诵,并为他们制订了学习计划:第一年在校园里读书,第二年跟随教师周游神州,学习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有的还被送到北京大学进修中国文学与历史。这种教育形式十分奏效,孩子们个个进步飞速。

鉴于不少华人家庭的第三、四代,已不会写华文,讲华语的情况,担忧中华文化会在菲华社会失传的陈永栽,四处呼吁振兴华文教育,并且出资出力开展了连串的“挽救行动”和“留根工程”。

他经常赞助华文教师与学生,参加中文培训和进修,常年出资组织菲华青少年到中国国内大学学习中文,组织菲律宾华文学校的教师到厦门、泉州等地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华文学校的教学水平。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希望华裔青少年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领悟中华文化。

 

“我的生活很简单,没有什么要求。就是死了,也不会占用地球上的一寸土地。因为我赞成火化。”

——虽然身家不菲,但陈永栽却一直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作为菲律宾的烟酒大王,陈永栽既不吸烟也不喝酒。一件白衬衫,一条深色长裤,走在大街上与人擦身而过时,不会引人多看一眼,是朴实而平凡的菲律宾人。

“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早已融入我日常点滴中。”他常用这话教育后代。对社会,他更是长期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与各界合作,设立慈善机构,致力于振兴菲律宾教育和改善人民生活。至2000年,他捐助于慈善的金额已达数亿美元。

 

“我离开远东大学已四十多年,但从未间断求学,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读书,白天读,晚上也读。”

——陈永栽孜孜不倦地求知,已到了令人惊羡的地步。正如孔子所言:三日不读书,则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上初中时,他曾梦想去美国深造,当一名科学家。虽未有成愿,但渴望学习,渴望知识的热情从未减灭。他学英文,菲文,学经济管理,学历史与哲学,数十年拜师求学不止。

1969年,35岁的陈永栽为了干一番大事业,热衷起学习《孙子兵法》。他的求学方式十分奇特,站在母校——中正学院陈唯深老师授课的教室门口,等待在课间休息的数分钟,为他解答《孙子兵法》疑难字句。“站岗”次数一多,老师被感化,破例为他课余单独教授。待他全部通晓,并且感受到这位世界军事学鼻祖“一览群山小”的战略气势时,已前后耗时半年,授课共50次。

1971至1985年,陈永栽的事业越做越大,但读书从未停止。期间,他专门恭请陈唯深先生为他讲读了数十部巨著——《中国历代战争史》,每周两、三次,每次三、四小时,一学就是十四、五年。80年代以来,陈永栽更数次邀请教授学者,为他讲解经济学和《易经》、《老子》、《战国策》等,并要求集团高管一起听讲和探讨。

作为一个菲律宾公民,陈永栽也十分注重注重菲文的学习和深造。2000年,66岁的他还拜菲律宾著名教育家奥若费里帕格桑甘为师,从词组,语法到写作,样样一丝不苟。

 

“‘学问’就是要学,要问,知识必需日积月累。”

——不耻下问,一丝不苟,是陈永栽的学习作风,他随时随身插着一支笔,遇到不识的字,不会背的诗词或不明白的事情,会即刻取出小本本请教,不论对方是朋友,客人或下属。

每创办一个行业,陈永栽都要认真地学习这和行业的知识:办烟酒厂,成了一名不错的烟、酒口味师;建养猪场,掌握了科学养猪的知识;开钢铁厂,随手拿着尺子检测钢材的厚度、成色,俨然是个建筑工程师;为办天然水饮料厂,他还曾仔细研究过菲律宾火山地区矿泉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不属于他经营的行业,只要有机会,他也会悉心加以研究。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只母狼,生了只小狼,结果走失了,寻不到孩子母狼捡到一只小狗,就把小狗当成自己的孩子养大。那只走丢的小狼则独自流落在外。多年后,有一天,母狼发现自己养大的小狗在欺负失散的小狼时,立即冲上去教训小狗,保护小狼。所以,无论小狼在哪里,最疼它的一定是母狼。”

——这个故事,是陈永栽经常和身边的人说,他想告诉大家的是,祖国母亲永远海外游子最坚实的避风港。

1993年,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会见菲律宾六大华人实业家,前排:左一吴天恩、右一施至诚、右二杨应琳;后排左二陈永栽、左三郑少坚、右二吴奕辉


廣告合作聯繫郵箱:2978481686@qq.com

新聞线索聯繫郵箱:846252303@qq.com

聯繫地址:澳門上海街175號中華總商會大廈16樓E室(世界報社)

聯繫電話:00853-28881389    傳真:00853-28228392 

網址: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