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转载编辑:段敬裕
编者按: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在此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无疑承载了更多意义和期待。一张蓝图,一份愿景,“十四五”的中国,令人期待!3月4日起,人民网推出“开局十四五·代表委员说”系列报道,带您一起聆听两会“好声音”,畅想“十四五”美好新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受访者供图
当前,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如何用其助力健康中国、科技适老、科技创新等时代命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继续围绕人工智能提交多份书面建议,他建议加强系统化创新,推进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重大疾病国家智慧化防控体系;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推动科技适老,发展更有温度的人工智能等。
增强人工智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创新舞台。
“当前,我国在算法、应用等部分领域已经在全球形成并跑水平,但纵观整个产业链,在基础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及量产等方面还相对落后。”在刘庆峰看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一系列关键单点技术由0到1的创新突破,也需结合典型规模化应用的重大牵引实现系统性创新。要利用人工智能产业与涉及国计民生行业深度融合的契机,打通关键环节,形成持续迭代优化,真正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
他建议,针对人工智能、手机、汽车、家电、医药、农业等重点领域,评定产业链当前安全指数和“十四五”努力目标,建立评估表,排出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同时发挥我国市场优势,通过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投入到急需的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推动国产化替代的进程。
构建智慧化防控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在大规模疫情排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缓解基层医疗人员不足,有力保障疫情防控。
刘庆峰指出,基于人工智能的防控系统,可在一线医生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时,就系统性地看到传染病的潜在全局风险,并能自动分析疑似感染者是否来自同一个单位或社区,迅速给出预警和处置建议,提升我国传染病和重大危险疾病防控能力的同时,显著节约社会公共服务运行成本。
为此,他建议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及重大疾病国家防控体系,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监测多源健康医疗数据,智能识别传染病相关症候群信息,实现传染病防控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推动我国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迈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他建议建设人机耦合模式的传染病流调分析平台,利用电话机器人开展疑似人群筛查、确诊患者随访等服务,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人工智能在我国基础医疗应用
“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医疗保障的力度等民生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刘庆峰表示,未来五年,我国仍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这其中,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机耦合的方式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义重大。
刘庆峰建议,对于已经取得规模化落地应用成效、且以辅助性质为主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完善相应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快相应审核及认证进度。
同时,加大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强医疗人工智能人才和基层医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一方面,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以“开放大学”“产学研结合”为代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关注人工智能背景下基层医生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将其纳入基层医生能力素质模型。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出门不会用手机打车软件、外出逛超市不了解如何线上支付、去医院看病不熟悉提前线上挂号操作……移动智能化时代,如何强化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让科技适老?今年全国两会上,刘庆峰同样关注到这一话题。
“相关部门加大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关爱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于已经成功试点的案例进行积极的评估和鉴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快速推广。”刘庆峰表示,目前,在天津,已经有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重点群体关爱服务能力,构建制度、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联合关爱机制,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此外,通过打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监护人或网格员之间的兜底闭环机制,建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坐席和人工坐席,为老年人提供人机交互的在线咨询、健康宣教、服务呼叫、应急处置、主动关怀等服务,建立科技适老服务平台。
利用人工智能探索“因材施教”
“减负”一直是教育最被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师生减负问题,并出台方案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等,但“应试教育”依旧经久不衰,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图谱和认知智能上的突破,可自动批改和精准分析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作业,避免无效重复训练,为 ‘因材施教’找到了有效途径。”刘庆峰表示,“因材施教”可以让师生减负,助推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以科大讯飞在安徽蚌埠落地的“智慧教育”为例,在蚌埠875所学校依据预习学情,智能推送授课资源,减少教师33%的备课时间;英语智能批改,减少教师作文批改时间67%;定位学习盲区智能推送,学生无效练习降低了49%,有更多时间全面发展。
“新技术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发展等方面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为此,刘庆峰建议,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和因材施教,在师生减负的基础上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创造力。打造智慧教育示范省,树立样板,加快我国教育评价相关技术方法突破和整合创新。
此外,他还建议设立智能化教育评价方面专题攻关项目,发布专项指导文件,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并推进规模化推广应用。
责编|翟巧红
编辑|姜越
来源|人民网
记者:毕磊
澳門世界報-世界头条
社 長:蔣知昆
執 行 總 編:張曉暉
副 社 長:邱躍進
副 社 長:陈香邑
编辑:段敬裕
廣告合作聯繫郵箱:2978481686@qq.com
新聞线索聯繫郵箱:846252303@qq.com
聯繫地址:澳門上海街175號中華總商會大廈16樓E室(世界報社)
聯繫電話:00853-28881389 傳真:00853-28228392
網 址:www.shijietoutiaoa.com
世界报社、世界日报社招聘“记者”
联系电话:1353650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