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出台实施意见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021-12-01 19:24

宁夏出台实施意见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世界头条 3.jpg

文/席小山

888.png

世界报社新闻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22项重点任务,支持包括吴忠、固原、中卫市和灵武市在内的宁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的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红色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迈上更高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形成红色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新局面。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一律不退、力度不减。建立易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完善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适时优化调整监测标准和预警、评估、帮扶机制。大力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动态清零。落实符合条件的“三红”人员(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烈士老年子女、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人群的优抚待遇,优先纳入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

大力支持实施移民致富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异地帮扶工作,聚焦“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政策性移民和自主迁徙居民,以革命老区人口规模800人以上的大型移民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实施“9个专项提升”,推进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保障体系和文明新风建设,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整体发展水平。支持吴忠市红寺堡区实施“10项示范工程”,着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帮扶,提高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比例,优先支持有劳动能力的移民就业增收,推动以工代赈转变为集就业促进、基本建设、应急救灾、收入分配、区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政策。

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谋划和实施一批宜居乡村、现代水网、综合交通、能源保障、信息网络、公共消防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实施抗震宜居农房改造。以一体化供水为方向,加强重点骨干供水工程和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集中供水率和供水保证率。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开展美丽河湖和示范河湖创建。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加大农村电网投资力度,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开展数字乡村试点,补齐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短板。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把革命老区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产业平台和保鲜冷链设施、智能化标准厂房,促进人才与带头人、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补齐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等县域发展短板,增强县域服务能力。围绕自治区9大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商贸物流型、文化旅游型、资源加工型等特色小镇。支持开展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率先开展“四权”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推动中心城市特色发展。统筹城乡空间资源和各类要素配置,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支持吴忠市打造黄河金岸亮丽生态城市,建设先进制造业、特色食品和健康休闲城市;固原市立足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园林和文化旅游城市,创建革命老区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中卫市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支持吴忠、固原、中卫市推动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支持城市应急能力建设,在救援队伍建设、冬春救助资金、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深度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化闽宁对口协作,共同探索产业、园区、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合作机制,支持建设“飞地产业园”。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加强与沿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合作联动,协同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跨区域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固原市生态建设和气候条件,支持固原市建设区域性康养基地。积极推动革命老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构建高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中卫至兰州高铁、中卫经固原至平凉、太中银铁路中卫至定边、定西经固原至庆阳铁路项目,实施固原、中卫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银昆、海原至平川、吴灵青北环、寨科至海兴等高速公路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四期改扩建、沙坡头机场二期改扩建、六盘山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完善革命老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空中通道为主体的骨架交通网络,实现与国家快速骨架交通网的全面连接。优化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便捷连接重点城镇和重点红色文化纪念地。实施国道109线、312线、344线和省道103线、205线等国省干线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支持建设一批连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道路,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国家部委支持加快推进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供水工程融入国家骨干水网;加快建成银川都市圈东线城乡供水、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等供水工程,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加快推进黄河宁夏段堤防达标和河道治理工程,实现黄河宁夏段标准化堤防全闭合。支持固原市水库联调联蓄等纳入相关规划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推进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有序规划建设满足民生需求清洁热电项目,加快惠安、新乔、双马二矿、月儿湾等煤矿项目和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推动青铜峡煤炭储配交易中心铁路专用线、太阳山开发区宁东铁路专用线、灵武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和固原新材料工业园区、宁夏钢铁集团中卫热电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青铜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及配套新能源工程,支持红寺堡“一园一基地”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持续完善电力骨干网架,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石油、天然气管道和配套项目建设,保障革命老区能源稳定供应。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革命老区完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攻关与应用,支持中卫市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双千兆宽带城市”,实施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扩容升级中卫西部云基地大数据中心项目。因地制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壮大固原广元信息等数字经济产业园。

该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包括,促进农业提质发展、促进工业提效发展、促进服务业提档发展。加强科技力量建设包括,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平台载体建设水平。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推进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包括,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包括,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加大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力度,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干部培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支持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西吉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彭阳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小岔沟及乔家渠红色文化旧址保护利用和红寺堡区弘德红色文化(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支持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隆德县创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和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县。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支持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积极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协调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红色旅游,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

                          9.png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