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行代码在太空”!00后已经开始自研卫星了

编辑:段敬裕来源:中国日报 2022-03-01 17:37

新1.png

来源:中国日报    转载编辑:段敬裕
e6a9305e7c661f23030edcc200e14500.png

2月27日11时06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随着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武汉大学首颗学生自研的卫星“启明星一号”成功发射。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23.png

据卫星发射场反馈消息,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4点11分收到卫星测控信号,卫星工作正常,后期将为空天信息领域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和教学数据。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29.jpg
CZ-8火箭 武汉大学供图

此次成功升空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等空天信息相关单位协同,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相关院系在校学生为研究主体。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33.jpg
学生与导师讨论卫星方案 武汉大学供图

“启明星”是一颗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重量只有19.2千克,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能做到白天晚上不眠不休、十八般“遥感”手段样样精通。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36.jpg

“启明星一号”是启明星系列星座计划的首发卫星,该星座计划由多颗遥感卫星组成。

2019年9月,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有学生提到“有很多新想法,但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金光教授与巫兆聪教授商量,武大遥感学科以往研究很依赖国外数据,为何不研制自己设计的卫星,按自己需求获取遥感数据?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39.jpg

自此,“启明星”研究应运而生。该星研制历时两年时间,先后有50余名学生参与设计、研发及测试,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就有20多名,把书本上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43.jpg

“启明星”研发团队负责人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卫星将来除了服务湖北经济发展,服务武大师生科研,还将展现湖北科研实力,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未来,“启明星”卫星将为全球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免费共享数据。

微信图片_20220301173645.jpg

“启明”航天梦想
“我有几行代码在太空”
为高校学子点赞!

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报


微信图片_20210607112756.jpg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