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报道丨来中国取“发展经”:习主席的理念启示了我
编辑:段敬裕来源:新华国际头条 2022-03-08 18:13

收录于话题#第一报道(2022)17个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已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发展典范,认同中国发展理念,期待从中国脱贫和经济发展经验中汲取智慧。近些年,不少国家的友好人士来华考察中国经济发展和减贫案例,从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理念与实践中寻找“发展经”——老挝万象市版索村副村长坎占·布维奈曾于2015年、2019年到中国村庄实地交流学习脱贫致富的经验。布维奈坦言,多年来,中国贫困乡村在国家帮扶下纷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令人感慨。“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对口帮扶下,他们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同时通过相互合作还得到了企业分红。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经验。”中国的脱贫实践让布维奈思考如何才能结合版索村实际情况,利用自身优势选择脱贫致富道路。为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还发动全体村民共同学习中国的脱贫案例。2月16日,老挝万象市版索村副村长坎占·布维奈在中国援建的桥梁前接受记者采访。与此同时,中国减贫专家也在为版索村量身定制减贫方案。2017年9月,中国广西减贫专家和老挝各级减贫官员组建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共同实施援老挝减贫合作项目,为版索村等贫困村援建了路、桥、医务所、教师宿舍、教学设备以及配套的电力设施,并给村民带来织布、种玉米和养牛等培训项目。布维奈最大的收获来自与中方专家交流管理经验。“与中国减贫示范项目官员交流后,我了解到中国在脱贫工作中所运用到的管理系统,比如办公管理、财务管理等。我们按照中国的管理系统,在版索村也建立了村级办公、监察、财务管理系统。”这几年,布维奈亲眼见证了版索村架起桥梁、盖起新房,村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2021年,版索村还被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称赞为“中国援老减贫示范项目”。马达加斯加领土整治与土地管理部部长哈乔·安德里亚奈纳里韦卢曾两次到访中国。他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发展势头印象深刻。“我记得2012年的北京城笼罩在灰色云层下;到了2019年,我看到蓝天下的北京城一片绿意。这让我认识到,共同愿景和有力措施,有助于更快更好改善生态环境。”他说。安德里亚奈纳里韦卢认为,中国实现稳步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将发展理念与实践相结合。“2019年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时,我们看到中国年轻人非常投入,都为参与本国发展而感到自豪。整个国家共同的意愿是向前迈进。”图为马达加斯加领土整治与土地管理部部长哈乔·安德里亚奈纳里韦卢发展也是马达加斯加民众的共同愿景和迫切需求。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已与中国成立多个合作项目。在基础设施领域,当地启动了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出资建设的安比卢贝-武海马尔公路项目,将全球最大香草产区萨瓦大区与外界连通,助力挖掘当地香草种植及其附加产品的潜在价值。在教育培训领域,鲁班工坊为越来越多马达加斯加年轻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安德里亚奈纳里韦卢非常认同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说,任何政策都必须服务于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民众信服与支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国家发展进程中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受益。塔吉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扎拉古利·米拉萨诺娃2017年受中国中联部邀请来华访问。她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减贫脱贫事业方面获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脱贫事业发展的火车头。”她说。图为塔吉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扎拉古利·米拉萨诺娃从中国学到的治国理政经验,让米拉萨诺娃由衷赞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主席总是在人民中间,他多年如一日亲自走访偏远乡村,为了国家发展寻找新方法和新机遇。最重要的是,他相信人民,人民也信任他。”南非学生大会副主席布伊勒·曼迪瓦内2020年通过北京大学东方奖学金来到中国参加治国理政研修班。对于这名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他充分意识到非洲国家寻求自主道路的重要性。“我认为我们过于依赖西方,没有找到真正解决非洲问题的方案。我在研修班里学到两件事,首先我们必须讲求实事求是,第二我们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具体政策。”曼迪瓦内说。南非学生大会副主席布伊勒·曼迪瓦内(右二)2020年访华期间的留影。曼迪瓦内同样对中国减贫成果赞不绝口,“没有多少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带领数亿人民摆脱贫困,我认为这需要清晰愿景和巨大努力才能实现”。消除贫困不仅是中国的目标,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期盼。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和世界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曼迪瓦内认为,以“一带一路 ”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为平台,中国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支持。“中国与非洲有着相似的过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共同的未来。”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贝塔实验室主任穆罕默德·卡迪尔曾三次到访中国,深入考察了中国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市场链条以及农业技术。他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更令人感慨的是中国真心实意援助发展中国家。卡迪尔说,近年来巴勒斯坦从中国引进了火龙果和荔枝等农作物,还购买了农业器械,带回油料作物的种植经验,如今还可以通过中国的社交平台学习嫁接等农业技术。图为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贝塔实验室主任穆罕默德·卡迪尔“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回到巴勒斯坦后,我把在中国学到的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服务好巴勒斯坦农民,根据他们的需求实施农业项目,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卡迪尔说。
-END-
出品人:周宗敏
策划:袁炳忠
监制:冯俊扬
统筹:谢鹏 闫珺岩
执笔:马晓燕
视频:王玉珏
记者:章建华 凌馨 张继业 荆晶 田弘毅 陈霖 李碧念
编辑:王雅晨 程大雨 金正 陈杉 唐志强 田宇
视觉:洋葱画视
摄影:谢晗 黄孝邦 张宇 彭张青 凯乔(报道员)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