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茲人是誰?以為何對叙發動新一輪襲擊?

来源:香港新聞網 2025-07-18 13:49

香港新聞網7月18日電   近期,叙利亞南部德魯茲人與遜尼派武裝爆發教派衝突,以色列15日以“保護德魯茲人”及“打擊親政府武裝”為由發動軍事干預,并於16日襲擊叙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當前,叙利亞新政府正試圖在分裂的領土上建立權威,而這一系列事件無疑讓該國的安全困境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引發此次以軍入侵的德魯茲人是誰?以軍又為何在此時選擇發動襲擊?

2025年7月16日,在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與叙利亞之間的停火線附近的馬傑達勒沙姆斯村,德魯茲人手持印有宗教領袖肖像的旗幟,站在以叙邊境一側。近期,叙利亞境內德魯茲人聚居區持續爆發衝突。新華社圖

衝突緣起:從教派摩擦到外部軍事介入

7月13日,叙利亞南部一名德魯茲族商人據稱遭綁架,這一事件引發德魯茲民兵與遜尼派貝都因人武裝在南部地區爆發持續數日的武裝衝突。據叙利亞人權觀察組織17日消息,截至目前,衝突核心區域蘇韋達省已至少有350人喪生。

7月15日,以色列以“保護德魯茲人”及“打擊攻擊德魯茲人的親政府武裝”為由實施軍事干預。隨後在7月16日,以色列進一步擴大軍事行動範圍,從打擊蘇韋達省的安全目標,升級為襲擊大馬士革的叙利亞國防部及軍隊總部。叙利亞政府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予以強烈譴責。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此次衝突是蘇韋達省自今年4至5月德魯茲武裝與叙利亞新安全部隊衝突後的又一起。而更早之前的3月,叙利亞沿海省份的衝突已造成數百名阿拉維派成員死亡,該教派為叙利亞前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所屬族群。

當前的動蕩局勢,讓本就因十餘年內戰而滿目瘡痍的叙利亞,再度面臨安全秩序崩潰的風險。儘管叙利亞現任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多次承諾保護國內少數族群,但是否能真正穩定局勢仍面臨嚴峻挑戰。

2018年8月,以色列德魯茲宗教領袖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拉賓廣場參加集會,抗議“猶太民族國家法“。央視新聞資料圖

德魯茲人是誰?

德魯茲人是分布於叙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及被佔領的戈蘭高地的阿拉伯語民族宗教少數群體,其信仰源於什葉派伊斯蘭教,擁有獨特的教義與身份認同。該宗教融合了印度教等其他宗教以及古代哲學的元素,相信輪回,同時也承認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中的傳統人物。

該群體總人口約100萬,其中半數居住在叙利亞,約占叙利亞總人口的3%。

在以色列及被其佔領的戈蘭高地,約有15.2萬德魯茲人居住。由於該群體成員參與以色列兵役,通常被認為親以。不過,德魯茲人也是2018年以色列“猶太民族國家法”的強烈反對者,該法將以色列定義為猶太人“民族國家”,而將德魯茲人貶低為二等公民。

德魯茲人在建立現代叙利亞和黎巴嫩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黎巴嫩,德魯茲人通過進步社會黨(الحزب التقدمي الاشتراكي)發揮作用;而在叙利亞,德魯茲派曾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支持者,1963年參與了政變。不過在叙利亞內戰期間,德魯茲人在南部組建了自身民兵武裝。

自2024年12月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倒台後,叙利亞德魯茲人對新政府在南部地區的管控持抵制態度。儘管德魯茲內部對新政府的態度存在差異——從謹慎觀望到明確反對不等,但多數成員拒絕叙利亞官方安全力量進駐蘇韋達省,也抵制編入叙利亞軍隊,始終依賴地方民兵維持自身安全。

BBC報道稱,值得注意的是,阿薩德政權倒台後,以色列主動與邊境地區的德魯茲人接觸,試圖建立聯盟,并多次以“保護地區少數族群”為由介入叙利亞事務。不過,叙利亞及黎巴嫩部分德魯茲人士認為,以色列此舉實質是借機煽動教派分裂,服務於自身在該地區的擴張訴求。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央視新聞資料圖

以色列襲擊的動因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卡茨15日發表聯合聲明說,在“叙利亞德魯茲人遭到襲擊後”,他們已指示以軍打擊“被部署至蘇韋達地區的叙政權部隊和武器”。這些部隊和武器“違反既定的非軍事化政策”,該政策禁止任何可能危及以色列安全的部隊和武器進入叙南部。

聲明說,以色列致力於“防止叙利亞德魯茲人受到傷害”,因為“我們與以色列德魯茲公民有著深厚的兄弟般同盟”,且他們與叙利亞德魯茲人有著家族和歷史聯繫。以方正采取行動防止叙政權“傷害他們”,并確保以叙邊境附近地區非軍事化。

7月15日,以軍先空襲蘇韋達的安全目標;16日便擴大範圍,對大馬士革國防部及叙軍總部進行襲擊,這是以色列自2024年12月以來在叙利亞最嚴重的軍事升級。2024年12月,以色列曾摧毀叙利亞境內數百個軍事設施,并佔領聯合國巡邏的戈蘭高地緩衝區。以色列聲稱,其軍事行動旨在阻止叙利亞新政府提升軍事實力——認為這將對以色列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7月16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社交媒體上稱:“對大馬士革的警告已結束——接下來將是沉重的打擊。”當天,叙利亞主要電視台從位於叙軍總部對面的演播室直播了襲擊過程,畫面中主持人在直播中撤離的場景被實時記錄。

伊斯蘭國家強烈譴責

針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包括黎巴嫩、伊拉克、卡塔爾、約旦、埃及、科威特在內的多個阿拉伯國家明確譴責以色列襲擊行動。沙特阿拉伯外交部稱其為“以色列的公然攻擊”,伊朗則表示此類襲擊“完全在意料之中”。

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幸的是,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下一個是哪個首都?瘋狂的以色列政權沒有邊界,只聽得懂一種語言。全世界,包括本地區,必須團結起來終結其瘋狂侵略行為。”

土耳其作為後阿薩德時代叙利亞局勢的關鍵相關方,認為以色列的行動“破壞了叙利亞為實現和平、穩定與安全所做的努力”。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譴責以色列在蘇韋達及大馬士革的“升級性”襲擊。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7月16日表示對叙利亞局勢“高度關切”,并稱“已就解決當前局勢的具體措施達成一致,將在當晚推動局勢平息”。

對叙利亞新政府而言,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正試圖整合國內各方力量、確立統治權威,但由伊斯蘭主義主導的政府能否化解因多年內戰加劇的教派分歧,仍有待觀察。以色列方面則可能持續將叙利亞新政府及其關聯的南部伊斯蘭主義武裝視為“重大安全威脅”,并繼續尋求與對叙利亞新政府不滿的群體建立聯繫。(完)

【編輯:陈旭颢】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