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耕地有多少亩?今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都发放到位了吗?”不久前,山东省临沭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店头镇店北村,向村党支部书记了解涉农财政补助资金发放情况。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过程中发现,该村村干部在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中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虚报小麦种植面积260.5亩。该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相关责任人。
乡村振兴资金来源广泛、资金量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今年以来,临沂市纪委监委选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方面作为“小切口”,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累计清缴追回资金967.9万元,确保党中央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攥指成拳”聚合力,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临沂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坚持“室组”联动,采取“小分队”联合检查、“四不两直”调研走访等方式,深入相关县区、乡镇、村社区及项目现场16个,发现县区职能部门牵头揽总作用发挥不到位、自查发现问题不全面不深入、镇街落实有差距等问题20余个。针对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向分管副市长制发廉情抄告单,推动履行“一岗双责”,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监管质效,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防线。
临沂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负责同志介绍,通过制定印发全市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监督方案,细化4个方面、14项具体监督措施,推动责任明晰化、任务清单化。
临沂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农业农村、财政、发展改革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沟通联络、定期会商、线索移送、联合检查等贯通协调机制,坚持“市县一体、同题共答”,深入开展市县乡三级联查。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三个方面监督重点,严查弄虚作假、超标准超范围及重复发放、迟拨滞拨、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贪污侵占补贴资金等问题,确保补贴资金直达农户,以有力监督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为破解基层监督存在的各自为战、协调不畅等体制机制问题,临沂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定了《关于以清廉村居建设为载体构建基层监督联动格局的指导意见(试行)》,建立健全责任联动、联席会议、联合监督、成果共享四项机制,督促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对村巡察、审计重点,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充分释放监督治理效能。
河东区将巡察重心向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倾斜,梳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乡镇财政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报废补贴等六大类的监督重点。该区在部署开展区委第八轮对3个镇街党(工)委的巡察中,重点查找“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同步了解前期整治效果,摸排下一步整治重点,目前已边巡边移问题线索5件。费县县委第九轮巡察对123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纪巡审+农业农村”联动监督,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巡察重点,共排查整改问题37个,移送问题线索2个。
“现在村里的资产处置和财务支出越来越规范了,在这个大数据监督平台的‘阳光村务’‘产权交易’模块,每一笔支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越来越放心了。”近日,见到前来走访调研的沂南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青驼镇西斗沟村村民王先生打开了话匣子。
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问题多发,往往与监督不到位有关。为解决基层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和全市各级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临沂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督作用,推动市农业农村局打造清廉村居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线上打通、线下共享等方式,整合归集各职能监管部门数据,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监督“数据池”、市县一张“网”,实现9500个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农村集体资金非现金支付。全市累计公开基层“三务”信息215.4万条、产权交易成交信息2640笔。
同时,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数据模型16个,贯通4个部门监督数据1000万余条,推动各类监督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通过开展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问题疑点395条,转交职能部门核查,持续提升监督效能。莒南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建立补贴资金动态监测平台,对单户购机数量异常、补贴额占比过高等异常申请进行自动预警。今年以来,发现可疑申请5起,涉及补贴资金13.2万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3起。
“利剑出鞘”破顽疾,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
“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腐败和作风问题高发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蝇贪蚁腐’必须严肃查处。”在临沂市纪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尚宏愿看来,案件查办是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路破局、确保取得更大成效的利器,要坚持以办案带动全局,以更大力度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紧盯挤占挪用农民补贴、骗取套取补贴、贪污侵占补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临沂市纪委监委全面起底2022年以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问题线索、案件查办情况,建立分类处置台账,共起底问题线索1781条。同时,该市纪委监委选取疑难复杂、干扰多、阻力大的案件38件,由市、县(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推动。
沂水县纪委监委通过纪巡联动,严肃查处了黄山铺镇埠西村党总支原委员徐某某虚报套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案。经查,2022年,黄山铺镇大高庄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3年1月至3月,该村虚列占地补偿23457元用于村集体开支,时任大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徐某某对此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徐某某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最终其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乡村振兴项目多、资金量大,个别党员干部动起了歪心思,把项目当成“提款机”。除了虚报冒领项目资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还出现在招投标环节,有的基层党员干部违规干预插手项目招投标及建设、验收,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费县水利局原党组成员、副科级干部韩某就是其中典型。
此前,费县纪委监委收到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反映韩某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插手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随后,该县纪委监委发现韩某在2009年底至2025年春节前,利用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的职务便利,违规插手工程招投标,为他人在水利工程项目承揽、项目验收、工程款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大额贿赂。2025年4月,韩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多、资金量大。有的村干部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贪占套取、弄虚作假、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套取乡镇财政资金,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费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在查处韩某案时,发现一些企业老板为了取得工程项目,经常约韩某喝酒、打牌,韩某多次收受项目负责人所送的礼品礼金,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纪检监察机关以点带面、循线深挖,发现问题线索1个,立案1人,批评教育和处理16人。
整治工作中,临沂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资金拨付使用、项目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等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紧盯乡镇、村两级“一把手”和财务、会计等重点岗位,深化运用班子成员滚动包案、片区协作、问题线索分办处置专题会议等机制,严肃查处了一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贪占套取、弄虚作假以及违规接待、违规吃喝、违规送礼等违纪违法行为。截至目前,临沂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6人。
“源头治理”筑防线,让乡村振兴资金真正造福于民
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往往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战线长,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同题共答、系统治理,形成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在严肃查处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临沂市纪委监委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将监督成果向“后半篇文章”延伸,督促职能部门建制度补短板。聚焦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乡村振兴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权力运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综合运用提醒提示、约谈通报、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深入查找深层次原因、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深化治理,实现阶段性整治和常态长效管理相统一。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改变村级工程建设“村级决策、村级监管”传统做法,在全市推行村级工程项目提级管理机制,聚焦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市级报备”程序,规范资金申请流程,破解村级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难题。莒南县制定《莒南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等制度文件,常态化开展农机购置、报废补贴等政策落实监管工作,保障补贴资金安全使用。
近日,蒙阴县组织全县4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现场旁听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相关案件庭审,充分发挥庭审的警示作用。临沂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查办的典型性案件,充分运用内部通报、公开曝光、拍摄警示片、召开警示教育会等方式,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用身边“活教材”警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将以案促改促治贯穿整治全过程。临沂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乡村振兴资金领域类案分析,深入开展个案剖析、类案研判,分析案件发生原因和暴露的各类监管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建立“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推动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系统治理,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今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推动完善制度37个。
整治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临沂市纪委监委坚持开门整治,健全“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采取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码上评价”等方式,发挥好特约监察员作用,实地检验整治成效。同时,依托清廉村居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资金使用情况和补助申领方式、发放标准等群众关切信息,全面公开公示,对不公示或搞选择性公示的严肃问责,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办案与系统治理一体推进,加大力度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确保每一笔乡村振兴资金精准高效惠及民生,真正让群众从整治中得到实惠。”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丁一明 宋英启)
【编辑:陈旭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