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港大學者蒲瑪俐:“選區重劃”混戰何以席捲美國?

来源:香港新聞網 2025-08-09 09:30

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新聞網8月8日電(記者 崔隽)一場關於選區重劃的政黨對峙正在得克薩斯州暴發,并有向全美蔓延的趨勢。近日,為阻止得州議會對國會選區重劃議案表決,逾50名民主黨眾議員上演“集體出逃”,導致該州眾議院因出席人數不足而無法履行立法程序。得州共和黨州長阿博特遂對“出走”議員發出逮捕令。

此前,特朗普多次敦促得州共和黨人重劃選區。5日,被媒體問及是否希望聯邦調查局出動逮捕“出逃”得州的民主黨人,他回答:“可能不得不這麼做。”

民主黨人對外顯露團結姿態,表示將在多個州進行對等回擊。據報道,以國會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哈基姆·傑弗里斯為首的民主黨人正謀劃在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新澤西州、明尼蘇達州和華盛頓州等幾個民主黨占優的州重新劃分選區。

圍繞選區重劃,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於8日採訪了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助理主任蒲瑪俐(Mallie Prytherch)。她曾在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工作,主要研究中國國內政治和中美關係。在選區重劃問題上,她曾為紐約州議員提供專業咨詢。

採訪中,蒲瑪俐提到,針對以黨派立場操縱選區的行為,實際上有一個政治術語——“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這個詞首次出現在1812年,而後成為出於特定利益操縱選區的行為代稱。

“傑利蠑螈”長久根植於美國政壇。“美國歷史上曾有過多次選區重劃爭議,但像現在州與州之間公開威脅報復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蒲瑪俐說。“‘傑利蠑螈’不僅削弱了美國民主的健康發展,還加劇了社會的分裂。”

以下是與蒲瑪俐的採訪對話。

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能否請您先介紹一下此前在選區重劃方面的工作經歷,以及您為紐約州議員提供選區重劃咨詢時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蒲瑪俐:我的選區重劃工作經歷始於數學專業本科畢業後。2017年,我參與了塔夫茨大學“度量幾何與傑利蠑螈小組(Metric Geometry and Gerrymandering Group)”的非正式研究會議,系統學習了如何運用幾何與數學模型推動公平選區劃分,并獲得了相關認證。此後,我在雪城大學麥克斯韋爾公共事務學院攻讀期間,將這些專業知識付諸實踐,為競選公職的候選人提供培訓,內容涵蓋選區重劃的機制、其對選區格局的具體影響,以及選區不公對民主制度的潛在威脅。

在為紐約州議員提供咨詢的過程中,我專注於為競選團隊和候選人打造實用工具:包括編寫《傑利蠑螈入門指南》(Gerrymandering Primer),解析選區重劃的歷史發展、技術方法與反制策略;同時通過定製化工作坊,幫助競選團隊將"道德選區劃分"納入競選綱領,具體講解如何識別不公正重劃模式、利用數據論證改革的必要性,并向選民傳遞選舉公平的核心理念。


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您怎麼看待這次特朗普推動選區重劃?此舉出於什麼目的?

蒲瑪俐:答案相對清晰。正如他本人最近表示:“我們有機會在得克薩斯州多拿五個席位。” 如果得克薩斯州的共和黨人能實現這個目標,共和黨將在眾議院中擁有更多席位,從而推動特朗普的政策議程。


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美媒將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選區重劃爭鬥視作“軍備戰”,目前局面來看,您認為誰更有利?

蒲瑪俐:現在共和黨選民普遍更支持通過重新劃分選區來贏得選舉,而民主黨選民對此意見分歧,我認為目前雙方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一方面,許多民主黨選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道德的,因此即使知道劃分選區可能對自己有利,也未必支持。另一方面,共和黨目前在結構上佔有一定優勢,因為他們掌控了更多的州議會,并且在幾個大州擁有有利的選區地圖。雖然民主黨通過法律訴訟和獨立委員會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成果相對有限,有時甚至導致民主黨無法通過劃分選區取得優勢。

實際上,我認為共和黨目前積極推動選區重劃,是因為他們在2012年和2002年通過選區劃分獲得的優勢,大部分後來被法院推翻。民主黨藉助《選舉權法案》在法院挑戰這些選區地圖,最終取得勝訴。共和黨因此失去了許多原有優勢,如今他們試圖重新奪回這些優勢。


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您認為這場選區重劃混戰將如何發展?未來會如何影響選舉?此前有過類似的先例嗎?

蒲瑪俐:這場政治混戰可能會加劇全國範圍內的黨派對立。如果得州共和黨成功重新劃分選區并獲得更多席位,其他州可能也會受到鼓勵,將激進的選區劃分作為政治工具。加州和紐約州的民主黨州長威脅要通過以對民主黨有利的選區重劃進行報復,這可能引發“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進一步損害公平代表制。這種局面將削弱公眾對選舉制度的信任,使選舉變得不再具有競爭性。

美國歷史上曾有過多次選區重劃爭議,但像這樣州與州之間公開威脅報復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最終,這些紛爭可能推動更多獨立委員會的成立和選區重劃改革的更大呼聲。但在短期內,國會席位的黨派歸屬可能會因為爭議的結果而產生顯著變化。


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美國的選區劃分一般是如何進行的?比如,誰有決定權?誰來監督和限制?要遵循哪些原則?

蒲瑪俐:選區重劃(Redistricting)是指重新劃定選舉區邊界的過程。選舉區是決定哪些選民被劃分在一起,選舉國會或州議會代表的地理區域。在美國,這一過程通常每十年進行一次,目的是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確保每個選區的人口數量大致相等,因應人口的變化保持選舉代表性公平。

在大多數州,選區重劃由州議會負責,掌控州議會的政黨通常主導選區劃分方式。少數州則設有獨立或兩黨委員會來減少政治干預。新劃定的選區地圖一般需要州長批准,若被認為違反法律標準,還可以通過法院進行質疑。

為了謀取政黨利益而操縱選區邊界的做法被稱為“傑利蠑螈”。這個詞起源於1812年,當時馬薩諸塞州州長埃爾布里奇·傑利批准了一張形狀扭曲、與蠑螈相像的選區劃分地圖。“傑利蠑螈”在美國歷史悠久。例如南北戰爭後,南方民主黨人利用這種手段削弱剛獲得投票權的非裔美國選民的政治影響力。

當時形似蠑螈的選區地圖。(圖源:維基百科)


分裂(cracking)、集中(packing)和堆叠(stacking)是“傑利蠑螈”的三種主要手段。分裂是指將具有相似利益的選民(如同一政黨或族群的支持者)拆散到多個選區,從而稀釋他們的選票,使其難以在任何一個選區取得多數。集中則與之相反,是把盡可能多的某類選民集中到單一選區,減少他們在其他選區的影響力。堆叠則是將某個群體與更大且投票傾向不同的群體劃分到同一個選區,從而使該群體難以選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

傑利蠑螈還分為種族性劃分和黨派性劃分。基於種族的劃分在1965年通過的《選舉權法案》中被禁止。黨派性劃分在聯邦法律層面并不違法,儘管部分州通過立法或設立委員會試圖加以限制。例如,加利福尼亞和蒙大拿州禁止劃分選區時直接使用黨派數據,但由於黨派傾向往往可以從其他因素推斷出來,相關限制效果有限。

因為目前尚無普遍認可的衡量標準,遏制傑利蠑螈劃分非常困難。針對不公平選區的法律訴訟往往耗時多年,即使是出於善意的改革也很難得到執行。


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傑利蠑螈”對選民和美國政治生態有何深遠影響?

蒲瑪俐:“傑利蠑螈”是導致美國政黨極化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劃分有利於某一政黨的選區,劃區者製造了許多“安全席位”,即某黨派幾乎必勝的選區。在這些選區裡,真正的競爭往往發生在黨內初選,而非大選階段。由於初選投票的選民通常是黨內最忠誠、立場最激進的成員,候選人為了贏得初選,不得不迎合黨派邊緣群體,而不是面向更廣泛的選民。

結果,越來越多立場極端的候選人當選,兩黨之間的合作也變得愈發困難。最終,傑利蠑螈劃分不僅削弱了美國民主的健康發展,還加劇了社會的分裂。(完)


【編輯:陈旭颢】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