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中通社8月12日電 廣東省基孔肯雅熱個案頻發,香港近期亦有輸入病例。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12日表示,上月已召開政府跨部門會議,統籌各部門採取行動,全面加強防蚊滅蚊工作。
謝展寰表示,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是一種經蚊傳播的疾病,因此防蚊滅蚊是減低基孔肯雅熱傳播風險的最有效方法。食環署亦在香港成立跨部門工作組,在公眾地方及政府場地清除積水及雜草、放置蚊藥等。
謝展寰表示,食環署針對容易出現積水的地盤作出巡查,會指示地盤清理,一旦發現有積水和蚊患,會即時作出檢控。在今年1月至7月的84宗檢控個案中,有77宗都涉及地盤。食環署近日亦加強資訊發放,定期通過新聞公布和社交媒體,第一時間公布不同地區的蚊患指數。
同時,食環署將原先在分區指數達20%時進行的強化防蚊滅蚊工作,擴展至指數超過10%的所有分區都會進行強化防蚊滅蚊工作。
食環署至今已公布8月第一批及第二批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涵蓋共23個監察地區。與7月的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相比,在23個監察區中,有17個監察區的指數下跌,代表蚊患情況改善;有一區與7月相同;另有四區的指數輕微上升,但指數低於10%。
署方現正聯同有關部門及持份者攜手在屯門掃管笏強化滅蚊工作,找出蚊患情況較高的地點,進行密集且具針對性的控蚊工作。(完)
【編輯:骆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