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新聞網8月15日電 (記者 譚暢)香港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計劃)——中華文化嘉年華於15日至18日在中環大館檢閱廣場盛大舉行,作為計劃成果展示的壓軸活動。嘉年華免費向公眾開放,為入場人士帶來具有趣味和多元化的互動體驗展位,同時獻上多場精彩傳統中華文化藝術表演。
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主辦、基金會轄下中國文化研究院策劃及執行。計劃於2024年推出,為期三年。隨着首個學年完結,參與計劃、並已受培訓成為“優秀文化大使”的一眾學生,在嘉年華中透過動手工作坊教學、作品展示,分享他們過去一年的學習成果,在實踐中鞏固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演繹能力,進一步培養文化自信。
嘉年華中多個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工作坊及展位,涵蓋不同傳統技藝,如剪紙、拓印、茗茶等,讓市民將能夠近距離接觸並學習這些技藝的精髓,感受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例如,有漢服攤位精心挑選馬面裙等多身服飾,供參觀者現場更換體驗;考慮到天氣炎熱等因素,所有服裝均根據時令挑選,不會因款式問題而過於炎熱,可以更沉浸式地感受古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服飾之美。
此外,大會亦安排了一系列傳統中華文化藝術表演,包括中樂演奏、皮影戲、國粹雜耍、中國舞及漢服展演秀,現場不設報名及劃位,座位先到先得。市民無需登記即可免費入場,適合一家大小和不同年齡的市民,小朋友更可一邊玩、一邊認識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加強對國家的認同感,促進文化自豪感的建立。 (完)
【編輯:陈旭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