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兴隆:一杯咖啡里的侨乡传奇 |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2025-11-09 16:45

(世界报 林虎海南报道)一杯醇香的兴隆咖啡,不仅凝聚了归侨们七十余载的奋斗史与乡愁,也见证了共和国领袖对侨乡人民的深情厚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南兴隆,品味这座侨乡小镇的独特魅力,聆听她如何从一片蛮荒之地,发展成为“中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微信图片_20251109162958_725_686.jpg

微信图片_20251109162958_727_686.jpg

 侨乡缘起:赤子之心垦荒原

兴隆的现代华侨史,始于1951年。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为妥善安置从东南亚归国的侨胞,广东省委派遣三名干部,带领700多名马来亚归侨,分三批抵达当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的兴隆,组织难侨生产自救。此后,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3万名归难侨陆续在这里安家落户,其中就包括1960年从印尼归国的黄海文代表的外婆一家。

归侨们初到兴隆时,面对的是极其艰苦的环境。他们住在简易的“茅寮”里,竹编的床铺狭小不堪,夜间翻身常被竹片夹伤,蛇蝎蜈蚣也时常“光顾”。然而,正是这批满怀爱国热忱的归侨,在1952年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披荆斩棘,开垦荒地。到1956年,兴隆华侨农场已实现盈利25万元,逐渐成为中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领袖关怀:咖啡杯中的深情

在兴隆的发展历程中,共和国的领袖们曾多次到访,他们的关怀如同太阳河的水,滋养着这片土地。其中,周恩来总理与兴隆咖啡的故事尤为动人。

微信图片_20251109162959_728_686.jpg

1960年,周总理来到兴隆华侨农场视察。在古村连队,他品尝了归侨们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咖啡后,赞叹道:“我到过世界许多国家,喝了不少咖啡,还是我们自己的咖啡好喝。” 据史料记载,周总理一连饮了三杯,意犹未尽。这段佳话被刻在石碑上,立在兴隆农场的古村连队旁,成为兴隆咖啡最珍贵的品质代言。

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的负责人回忆,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彭真、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过兴隆,对兴隆咖啡均有好评。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香凝还亲自为农场题写了场名。领袖们的到访与关怀,让兴隆咖啡逐渐成为招待贵宾的佳品,也激励着一代代兴隆咖啡人坚守传统、提升品质。

 咖啡传奇:太阳河畔飘醇香

兴隆咖啡的传奇,始于归侨们带回的一粒粒种子。20世纪50年代,归国华侨们在太阳河畔安家落户,也将喝咖啡的习惯和制作技艺带回了兴隆。

1952年,新中国第一家咖啡厂在兴隆创建,这正是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的前身。归侨们在世代探索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咖啡加工工艺——在咖啡豆炒制过程中加入牛油和砂糖。这样冲泡出的咖啡即使不加糖和奶,味道依旧醇厚,满屋飘香,被称为“兴隆华侨传统风味咖啡”。

微信图片_20251109163000_729_686.jpg

微信图片_20251109163000_730_686.jpg

兴隆地处北纬18.8度,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这里出产的中粒种罗布斯塔咖啡豆气味馥郁芬芳。兴隆咖啡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受到地理标志保护的咖啡产品,以其“香而不烈,浓而不苦”的特色风味闻名遐迩。

咖啡谷:黄海生的侨乡情结

在兴隆咖啡的发展史上,“侨三代”黄海生和他的“兴隆咖啡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海生是泰国归侨的后代,出于对祖辈流传下来的侨情的珍视,他在兴隆打造了咖啡谷。这位咖啡谷的“谷主”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兴隆咖啡产业的热爱,于2014年注册成立了“海南省兴隆原产地有机咖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亿元人民币,决心把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做大做强。

兴隆咖啡谷位于兴隆华侨农场侨乡森林公园境内,太阳河的一条自然河道从基地中心区穿过,沿岸景色秀美。基地建设面积约500亩,是一个集咖啡种植、加工、品尝、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环保循环庄园。
在黄海生的带领下,咖啡谷形成了三大业态:
· 第一业态是种植有机咖啡450亩,主要采用林下间种模式。
· 第二业态是咖啡产品深加工,现有4个系列、64个单品。
· 第三业态是农旅结合建设的乡村旅游点,包括咖啡文化长廊、体验中心、采摘区等。

微信图片_20251109163001_731_686.jpg

咖啡谷已获评“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海南省金椰级共享农庄”等称号,年接待游客量可达五十万人次,并带动了周边3427人次农户增收。

精神传承:赤子情深创未来

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兴隆从昔日的蛮荒之地,变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农场小镇,享有“中国归侨之乡”、“东南亚风情小镇”、“国家热带公园”等美誉。

而兴隆华侨农场的精神文化,也在一代代人中传承。这座农场的精神,是海外赤子投身祖国建设的家国情怀,是坚持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在农场办公楼前,有一座以马来西亚归侨温带为原型创作的“创业者”雕像,真实写照了兴隆初创时期华侨披荆斩棘建设家园的历史。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后勤主管黄海文所说:“我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兴隆咖啡走向世界。”这位在兴隆出生、长大的归侨后代,三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咖啡产业的发展,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在咖啡研发中不断探索创新,获得了多项专利。

太阳河依旧在静静地流淌,而兴隆的故事还在继续。如今,走在兴隆的街头,咖啡香气依旧弥漫,往来的游客在兴隆咖啡谷、小洋侨等新兴咖啡旅游点体验着从一颗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奇妙旅程。

微信图片_20251109163002_732_686.jpg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兴隆,不妨在太阳河畔找一家咖啡馆坐下,点一杯香醇的兴隆咖啡,聆听归侨老人们讲述当年的故事,感受这座小镇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这杯咖啡里,你能品味到的不仅是香浓,更是一段流淌了七十余年的家国情怀。

【编辑:陈旭颢】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国际记者协会”867138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