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风衡阳 转载編輯:段敬裕
编者按
清风拂雁城,醉美是衡阳。从青草桥头到桃浪东洲,从南岳衡山到石鼓江山,衡阳无不展示着千年古城的大城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清风衡阳公众号、清风衡阳网站推出“小康相册·醉美衡阳”栏目,有奖征集具有衡阳特色和印记的新闻图片,择优在清风衡阳公众号、网站首页和《衡阳晚报》头版刊发。
“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石鼓江山,双龙交汇,千年书院,万载文明。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朝野,誉满三湘,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名垂不朽。图为石鼓书院全景(华新开发区彩霞社区 周围/摄)
延伸阅读
石鼓书院游赏拍摄推荐线路
【石鼓书院山门】——【大石鼓】——【禹碑亭】——【合江亭】
石鼓书院山门
北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皇帝钦赐“石鼓书院”匾额,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韩愈、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勉斋,曾在此地求学或开坛讲学。
石 书
2.4米长,1.8米宽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为石鼓书院第一绝:翻不动的书。
禹碑亭
禹碑亭相传大禹治水后刻碑纪念,碑文有77个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书院的第二绝——“认不得的字”。
大石鼓
进入山门,就能看见石鼓书院的标志——一面高2.8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石鼓书院的第三绝——“敲不响的鼓”。
合江亭
合江亭,兴建于唐贞元年,为衡州刺史齐映修建。韩愈遭贬南进,方式衡州,曾登亭揽胜,留有名作《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
为充分展现千年古城衡阳的
大城之美、生态之美
健康之美、和谐之美
“小康相册·醉美衡阳”栏目
向你征稿啦
欢迎分享你的“大片”
来源:清风衡阳
编辑:魏臻臻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衡阳日报社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澳门世界报-世界头条
社長:蔣知昆
執行總編:張曉暉
副社長:邱躍進
廣告合作聯繫郵箱:2978481686@qq.com
新聞线索聯繫郵箱:846252303@qq.com
聯繫地址:澳門上海街175號中華總商會大廈16樓E室(世界報社)
聯繫電話:00853-28881389
傳真:00853-28228392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