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17名议员煽动抵制北京冬奥会,结果……

编辑:段敬裕来源:中国日报 2021-11-25 16:25

新1.png

来源:中国日报    转载编辑:段敬裕

e6a9305e7c661f23030edcc200e14500.png

近日,立陶宛一些反华人士公开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遭到本国奥委会言辞拒绝:不能因政治原因抵制北京冬奥会,同时这也不公平!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消息,立陶宛17名反华议员煽动该国政治领袖、体育机构和运动员放弃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



微信图片_20211125162524.png


针对此事,立陶宛奥委会在当地时间11月23日发布声明,表示拒绝抵制北京冬奥会。

Answering to the call, the Lithuanian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LTOK) circulated a statement on Tuesday, November 23, ruling out a boycott.


该声明称:“奥运会是全世界、全体奥林匹克运动的盛会,不是主办国的盛会。”声明指出国际奥委会坚持政治中立。此外,立陶宛奥委会认为,各国奥委会都有义务参加奥运会,否则将有受到国际奥委会制裁的风险。

"The Olympic Games are an event of the entire world, an entire Olympic movement, not the host country," it said, noting that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abides by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neutrality. Moreover, the LTOK argues, every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s obliged to take part in the games, risking sanctions from the IOC.


立陶宛奥委会还从运动员的角度特别强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短暂,为了奥运会,他们准备了一年以上或四年的时间,以政治原因要求他们不参加奥运会,是不公平的。”

"An athlete's career is a short one, while Olympic gam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they are preparing for longer than a year or four years. We therefore do not think it would be fair to ask athletes to give up this opportunity for political reasons," the LTOK argued.




微信图片_20211125162538.jpg
2021年2月3日,北京,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图片来源:东方IC




此前,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正与其他“五眼联盟”成员国讨论是否跟随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尽管美国奥委会已经公开表示,任何抵制奥运会的行动,都会对运动员的积极性以及竞技状态产生极为重大的负面影响。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中方多次强调,北京冬奥会是世界各国冬奥运动员的舞台,他们才是主角。中方坚信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共同推动国际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方一贯坚决反对任何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和违背奥林匹克宪章精神的言行,有关炒作只会损害各国运动员的利益。




微信图片_20211125162541.jpg
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 资料图






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也曾明确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是“毫无意义且有害的姿态”(a meaningless gesture and a damaging gesture)。“这样的做法意味着什么?又会让我们的外交使命处于何地?”

他直言,抵制冬奥会就是一个“空洞的姿态”,而且极有可能长久地损害国际体育。他还说:“我们在这里把体育视为竞争者,但其实并不是,体育是合作者。”



"Frankly, I think that is a hollow gesture.

"We sort of see sport as a competitor here. 

"It's not - it's a collaborator…"






体育运动不应被政治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认知。美欧一些人士试图借人权议题给北京冬奥会贴上政治标签,并作为自身的政治工具,已严重违背了国际奥林匹克精神。


个别西方政客以一已私利为出发点,煽动抵制北京冬奥会,从短期看,对本国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伤害;从长远看,是以伤害自身公信力甚至国际信誉为代价的,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反感和反对。





编辑:胡雨濛 王瑜
实习生:黄晓玥
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综合环球网、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新华社报道



微信图片_20210607112756.jpg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