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铁证!

编辑:段敬裕来源:中国日报 2021-12-05 17:09

新1.png

来源:人民日报      转载编辑:段敬裕

e6a9305e7c661f23030edcc200e14500.png


  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该馆近日新增35件(套)文物史料,截至12月1日,该馆2021年新增藏品共计952件(套)。


  纪念馆委托日本友人大东仁在日本征集的一批珍贵档案文献与史料共19件(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以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三联队的南京附近战斗详报为例,这是一份日军的档案原件,比较少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王卫星说。


微信图片_20211205170855.png

日本友人大东仁在日本征集到的档案文献与史料(部分)。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王卫星介绍,该联队是参与侵占南京并实施南京大屠杀的日军部队,1937年12月上旬抵达南京东郊,在紫金山附近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这份战斗详报包括当时日军的作战命令、战斗经过、战地日志等。从日方视角印证了南京保卫战的惨烈、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微信图片_20211205170859.png

日军拍摄的侵华战争期间的照片底片原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供图)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拍摄的照片底片原件也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原件共有302张,记录了日军占领南京后的部分南京街景,如灵谷寺、挹江门等,均属日军拍摄的原始资料。其中一些照片较为罕见,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和展陈价值。”王卫星说。


微信图片_20211205170901.png

阜宁慰安所照片。(翻拍照片)


  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刘广建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照片里的横幅上写着“皇军慰安所”字样,是首次发现的江苏北部县城慰安所照片。另一张摄于南京的照片出自一位日军军官的相册,是一位年轻女性,照片背面写有“明子,朝鲜庆州慰安妇”等字。


微信图片_20211205170905.png

在南京拍摄的朝鲜“慰安妇”照片。(翻拍照片)


  从20世纪80年代建馆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收藏国家珍贵文物6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00余件,藏品来源包括出土挖掘、民间征集、社会捐赠等。馆藏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有中山码头集体屠杀遗址出土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物,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南京大屠杀暴行时使用的摄像机及胶片,南京国防部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保存的战犯谷寿夫、向井敏明等人的死刑判决书底稿,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梅树淇1942年的战地日记等。


铁证如山

不容抵赖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来源:新华社(记者:邱冰清、蒋芳)

本期编辑:蒋川、王萍萍


微信图片_20211129162654.gif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