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
围绕中美关系,中方更换新打法。双方计划开辟3条重要的沟通渠道。两国关系如何发展?王毅已经对布林肯交了底。
中美高层近段时间频繁互动,给两国紧张关系降了温。为促进双方交流,中美正计划开启新的沟通渠道。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两国建立沟通渠道,目的是为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议性问题。具体的细节是,两国将成立两个工作组,专注于亚太地区问题以及海洋问题。双方还有可能组建第三个工作组,专注于更为广泛的领域。如果这3条沟通渠道正式成立,两国关系止跌企稳将取得新进展。
目前3条沟通渠道的具体细节还未真正确定,两国官员将在未来几个月里围绕此事保持密切交流。不久之前,美国多名高级别官员接连访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与多名中方高层举行会见。而这一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得到延续。知情人士称,中美双方计划在今后举行一系列会议,以解决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不过最终决定还尚未敲定。
如果消息最终得以确定,那么除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以外,双方或将有多场高级别会谈。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王毅重新担任外长,中方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开始更换新打法。与此前的“加强沟通,避免发生冲突”相比,王毅外长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上。从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到促进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一致。可以说,中美两国在外交层面上已经向前迈出了一步。
中美外交关系出现转变,发生在一系列负面消息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台海局势,还是俄乌冲突,抑或是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围堵中国,都令外界对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感到担忧。不久之前,白宫公然要求美国国会提供更多资金,以军援台湾。此外,美国总统拜登也在酝酿一项新的行政命令,旨在限制美国投资中国的一些具有所谓“军事用途”的行业。尽管美国官员接连来华,双方高层官员之间的接触逐渐增多,但依然无法解决彼此之间的具体分歧。所以在王毅重新担任外长后,外交层面就主动更换打法,开始聚焦于两国之间的具体问题。
事实上,王毅外长在外交层面地转变,与他此前的言论一脉相承。今年7月上旬的东盟系列外交会议上,王毅外长与布林肯举行了会见。两人在会谈中谈及了中美关系以及彼此关心的热点问题。当时王毅明确向布林肯提到了三句话。首先是,美方应该反思导致中美关系恶化的症结所在,将两国巴厘岛会议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其次是,双方应该从具体事情做起,为中美关系发展排除干扰。最后是,美方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不得损害中国主权以及领土完整,停止在经贸以及科技领域对华制裁施压。王毅外长的言论,相当于是对布林肯交了底,如果美方今后再度就这些问题挑衅中方,那么想要双方关系回暖,将会愈发困难。
即使双方最终成功建立3个工作组,但依然有可能因为意外事件而停摆。中美双方曾经建立过100多个对话交流机制,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这些交流机制相继陷入停滞。如果美方不珍视来之不易的沟通交流渠道,双方关系就依然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结合目前情况,中美双方已经跨过了稳定关系的阶段,需要开始围绕实质性问题展开交流。此时双方应该保持对话的诚意,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展开会谈。如此一来,双方交流的积极成果,将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