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7月14日電 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表示,今年首5個月警方共接獲2574宗電話騙案、涉款約4.3億港元,分別按年上升近兩成及下跌近六成。當中49人是“港漂”大學生,較去年同期89人下降約四成,損失金額4400萬港元,按年下跌約四成半。
香港警察總部大樓。香港中通社圖片
港警防騙宣傳全方位提升防騙意識
來港升學的“港漂”成為電話騙案主要受害群體之一,上周還揭發有“港漂”學生被騙逾千萬元巨款。為減少“港漂”受騙,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入境事務處,聯同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由上月起啟動“兩地聯動 天下無詐”防騙宣傳,兩地四個部門聯合製作防騙視頻,拆解“港漂”常遇到的四大類騙案,防騙信息覆蓋由內地學生在當地辦理簽註到抵港入學、租房到求職,全方位提升“港漂”的防騙意識。
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溫璧而表示,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聯同入境處、國家反詐中心和國家移民局已合作拍攝6條防騙視頻,講解“港漂”在香港比較容易受騙的騙案類型,視頻上月中起在各社交媒體發布,而國家反詐中心及國家移民局正籌備在開學前,在學生辦證及出入境大廳播放影片,“實現兩地聯手、共同守護港漂學生”。
香港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與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合作,上月10日在瀋陽市舉辦首場線上線下分享會,向超過1萬名有意來港升學的學生及其家長宣講防騙知識。
與地監局銀行業電訊業協作
警方亦將與金管局、銀行業、地產代理監管局及電訊業協作,利用相關服務向“港漂”學生宣傳防騙資訊。各警區更將為大學舉辦防騙講座及活動,以及在暑假及開學季期間舉辦“防騙月”,推出一系列新的防騙活動,向社區和學生宣傳防騙知識。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表示:“其實防騙問卷沒有停過,一直都開放給學生開放平台給他們做,而且語言是中英,繁體中文都有,沒有特別針對內地學生。另外,防騙問卷內容會就騙案情況作出更新。這個防騙問卷在上年、即上年上一批新入學學生已完成超過2萬份,今年正等待新一批學生入學,大概八月九月和十月這個高峰期再看一下情況,需不需要我們再加強。”
她表示,涉及“港漂”的騙案宗數及騙款明顯下跌,顯示警方的宣傳策略取得一定成效,但偶然仍發生涉及“港漂”的巨額騙案,可見防騙工作任重道遠,必須持續打擊及提防。例如,上周就有一名“港漂”被騙千萬元,該受害人今年4月收到騙徒電話,對騙徒的指示深信不疑,對家人或朋友守口如瓶,3個月內多次將金錢轉賬到騙徒指定的戶口。直至上周四(10日),受害人懷疑自己受騙,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求助時,已經向騙徒轉賬超過千萬港元。
另外,警方發現有中介公司針對有意申請來港讀書的學生收取高昂中介費,以“保證成功”為賣點,並為不符合申請資格的人士偽造文書。
入境處總入境事務主任樊建中表示:“我們看到其實部分申請人由於對於香港法律和生活方式並不熟悉,所以選一些中介遞交申請。如何分黑中介,其實好簡單,如果他跟你說保證成功,這個就一定是黑中介,因為我們入境處進行每個審批時都有既定機制,嚴格審批每個個案,不存在任何特別渠道保證成功。”
一哥信函增簡體版助內地生防騙
為加強防騙意識,警方新界南總區設計了一封“警務處處長信函”,去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新生家長日活動中,首次向“港漂”學生和家長派發,提醒和傳授防騙貼士。新界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主任總督察陳詠君表示,曾經有參加講座的內地學生閱讀處長防騙信函後,在宿舍發現室友聽電話時神色凝重緊張,又聽到對話內容涉及金錢、限時交出個人資料及繳交罰款等字眼,即時意識到是騙案,成功助室友甩身。有見及此,今年警務處處長信函將升級,增加簡體中文和英文版本,並附有現任香港警務處處長周一鳴的簽名及照片。
周一鳴在今年的信函中,以第一人稱歡迎留學生來港升學及生活,“作為香港警務處處長,我特別致函各位,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遠離詐騙陷阱。”他指出:“詐騙集團會以不同情景,突破大家的心理關口,例如利用大家不熟悉的法律程序,以及對『權威機構』的信任設定下圈套。”周一鳴列舉騙案主要種類和行騙套路,教導同學識別和正確應對的方法,以及尋求支援的途徑。
信函推廣至收內地生全港院校
因應信函的成效顯著,警務處將會推廣至全港有向內地生提供學位課程的院校,也會透過內地留學服務中心向將抵港升學的學生及家長派發。另一方面,新生防騙問卷亦會精簡至20條問題,以答對九成為合格。陳詠君說,新界南總區有較多“港漂”學生和專才生活,去年區內有規模的院校共錄取逾千名內地學生。
另外,該區鐵路沿線的屋苑亦是“港漂”學生熱門居住地,警方配合學校在開學及迎新期推出一系列防騙宣傳,除派發處長防騙貼士信件,亦與院校合作舉辦防騙講座、防騙問卷、校內放置宣傳品,及透過電郵不時提醒學生,進一步鞏固警校合作基礎。
來源:香港文匯報、香港電台
【編輯:陈旭颢】